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就在研究生院的专题研究中提出了令人奇怪的“博士过剩”问题。[1]后来,这一问题在当代日本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的文献——《现代的研究生院》(宫原、川村1980)和《现代研究生院教育》(市川、喜多1995)中都将其列为研究的课题进行讨论。据日本文部省1984年编制的国际比较分析,每1,000居民所占研究生的人数,美国是4.9,法国是2.8,英国是0.9,日本只有0.5。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看,美国是14.5%,英国是17.8%,法国是20.2%,但日本是4%。居民每万人每年所授博士学位数,美国是1.5,西德是2.2,日本只有0.5。[2]在美、英、德、法、日诸国,唯独日本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过小。这种状况经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及其大力发展研究生院运动,仍然没有大的改观。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方面日本的课程博士总体规模过小,另一方面却又就业前景不佳。据最新统计表明,2003年日本共有14,512名课程博士毕业生,其就业率只有54.4%,在近10年来降低了10个百分点。[3]博士过剩现象已成为日本研究生教育的跨世纪问题。难道日本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真的过多了吗?若如此,为何近年来日本政府和文部科学省提出的“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及其《远山计划》都大力强调科学研究后继者的培养,以提高日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难道博士生的培养不是最佳选择吗? 对此,我们通过对日本20世纪中期以来博士过剩现象的考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二、“博士过剩”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一)何谓博士过剩 在日本最早出现“博士过剩”一词,是报纸或杂志将"Over Doctor"称为“博士浪人”,并且还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过分门别类的调查。然而,这一词语所包含的意义与内容未必一致。最为贴切的定义是日本学术会议所属的关于博士过剩问题分委员会提出的,“具有求职的愿望,却在未就职的状态下继续从事研究的博士课程出身者”。[4]定义中的“博士课程出身者”是指已经修满了博士课程的学分又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二战后,日本的研究生院引进了美国的课程博士制度,在学博士一般要经历硕士两年、博士三年的学分制学习过程。可是,自1977年以后一些研究生院对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研究生已不采用学分制,因而现在依然变相地使用前述定义。但在日本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由于专业的不同,存在着多样化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体制上,如何把握它的基本内涵就显得十分必要。 博士过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那么从研究的视野出发,下述哪种表现形式是定义所指呢? 1.取得了学位或学分而且在研究生院已经毕业之后,继续以“研究生”、研修员的身份从事研究者。 2.成为外国大学或研究所等等的“博士后研究人员”(Post-doctoral Fellow)。 3.取得学分后,继续在研究生院注册(留级)者。 4.在研究生院退学后,不作为大学或研究所的正式成员而继续从事研究者。 无论上述哪种类型,也不管大学或专业有何区别,总之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将研究视为重要事业而没有报酬,即便有也是仅仅持续及其短暂时间的一种生存状态,即博士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者。现在作为博士过剩人员最低年龄都在27岁以上,而且在研究生院制度已经走上了相当稳定的轨道之后,其价值观也与从前大不相同了。据文部省1974年12月所做的调查表明:[5]除医学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博士过剩2,508名,1977年这种过剩持续增长到约有3,000名。1970年代,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中毕业生大量涌入各类高等学校,导致学校规模的迅速膨胀。据统计,1975年,日本大学生(包括短大、高专、研究生院)在学人数达214万,是1960年的3倍。然而这期间,教师人数由5.1万人增长到10.6万人,仅仅是1960年的2倍。因此,讲师以上教员每人平均分担的学生数由19人增长到27人。此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师生比,英国为1∶8,美国为1∶18。作为日本主要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如果大学教师编制按师生比1∶20来计算,可提供大学教师职位3万个以上,是前述博士过剩数的10倍多。而同期,日本私立大学主要承担大部分的本科生教育,其师生比更高,由于私立大学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所以它们不愿意增加教师编制以减少开支。 (二)博士过剩概观及其表现在各专业上的差异 据日本《读卖新闻》2004年7月24日报道:“博士过剩”与日俱增,对此由首相小泉任主席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呼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录用博士毕业生,号召社会为博士毕业生提供发挥才智的机会。针对“博士过剩”这一尴尬局面,日本政府为博士毕业生的就职活动做后盾,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年8月5日,日本先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近藤隆在《博士过剩可惜》[6]的文章中提供了1963-2003年来博士就业率每10年为一段的变化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83年硕士和博士的剧增情况。10年间增长近一倍,到2003年增长到1983年四倍的水平。就硕士、博士增长来说,这是国民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表现,是可喜可贺的。然而,我们必须注意伴随着量的扩大,现在的博士与以前相比,在社会上被赋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1963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每10,000同龄人口中仅仅有8人,是个特殊的群体,而1993年每10,000同龄人口博士学位获得者就有80人,是1963年的10倍。即在稀缺价值的意义上说接近1980年代的硕士。在大学方面来说,博士生培养的方式、方法与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是否与这种潮流相适应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形势下,各个博士生培养单位在博士生的研究指导方式、方法,例如研究开发组织的构成、研究目标的设计、时间安排以及博士生自身为完成课题任务所应俱备的协调能力和经验积累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