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甚至数量成倍增长,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然而,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也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最为突出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毕业生就业问题,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问题:“过度化”的警示与发展困境 无疑,大众化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动力,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十字路口上。 1.“过度化”警示 面对“扩招”所带来的质量滑坡现象、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高校“扩招”这条路是否走错了,并对高校“扩招”郑重地发出了“过度化”的警示。(注:李家才.高等教育过度化的根源与警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1,(1).)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理论误导、大众化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论断。(注:庞守兴.高等教育大众化:一种理论误导[J].高等教育研究,1998,(5).)“过度化”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过热、过快,其主要内涵是指过多的人接受了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以及高等学校的承受能力。“过度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及后果是:(1)高等教育的泡沫化倾向,即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迅速扩张和大学规模的急剧膨胀所造成的文凭贬值现象。(2)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学非所用,从而导致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满、怀疑与否定。 2.“过度化”危险 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度化”警示,决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杞人忧天。199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为85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9.8%。自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开始,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拉开了序幕。经过五年大规模的“扩招”,到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100多万人,普通高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如此空前规模的“扩招”,使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与承受能力、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质量、生源质量与毕业生的就业等问题和矛盾普遍地暴露出来,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扩招”以及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并已成为今日我国无法回避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还是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而言都是危险的。它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任与信心,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陷入困境,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过度化”困境 将高等教育大众化只看做是规模的扩张和入学率的提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初期阶段最容易陷入的误区。这种数量化思维,只顾数量而不顾质量、只顾培养而不顾社会需求,背离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旨意。几年来的连续“扩招”,确实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局部性的质量滑坡现象。其根源在于:首先,数量化思维造成质量意识淡薄、内涵建设滞后。规模的急剧扩张,使部分高校将招生看做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责任感与危机意识,缺乏新思路与新举措,不仅难以开拓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而且使教学这个学校的中心工作边缘化,从而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现象。其次,数量化思维造成办学方向意识与定位意识淡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缺乏针对性,办学特色不明显,培养的人才缺乏适应性,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显然,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是今日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二、症结:“比较劣势思维”与“趋同化路径” “过度化”的担心与警示是否意味着“扩招”这条路走错了?是否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合时宜?是否意味着大学生数量过剩?显然,这些都是目前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亟需探讨的根本性问题。“过度化”的担忧与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棘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扩招”这条路走错了,也不能得出大众化不适合中国国情及“扩招”必然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结论,更不能说大学毕业生过剩了。 客观地讲,“质量滑坡”与“大学生过剩”都是局部性的、结构性问题。笼统地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过剩,是不客观的、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办学条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高等学校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及科研与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从总体上讲,教学质量与大学毕业生素质都在提高。质量滑坡、数量过剩的现象主要是由滞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当的措施造成的,而不是“扩招”的必然结果。这种滞后的思维方式与不当的措施,突出地表现在“比较劣势思维”与“趋同化”发展战略,即通过与榜样的对比,寻找自己的差距、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定一条向榜样看齐、追赶榜样的发展道路,并由此造成了今日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激烈冲突,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严重的内部障碍。 1.一元化定位与多元化路径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