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学书院与科举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史学界长期争议的问题。对于以往不少研究者从乾嘉学者书院不以培养科举人才为目的的言论入手得出反对科举取士制度是汉学书院的一贯宗旨,作者指出需要对这一学术问题进行重新审视。通过考察晚清汉学书院的发展历程,作者认为:(1)尽管乾嘉时期全国性汉学书院不教授科举之学,但汉学以及汉学书院影响范围的扩大无不依赖信奉汉学同时又具有科举出身的地方官吏和学者的大力支持,科举取士制度为汉学书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随着乾嘉汉学发展逐渐脱离现实,在宋明理学和今文经学的双重压力下,汉学日益式微,以讲求乾嘉汉学为主的书院逐渐失去以学术作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完全排斥科举教学的做法,在教授汉学的同时也开始教授科举之学,以此摆脱书院存在的艰难境况,讲求汉学为主的书院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与直接;(3)为提高科举及第率,考课式书院与汉学书院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仅讲求汉学的书院实行科举之学与汉学并举,考课式书院也将汉学引入教学之中。至此晚清汉学与书院科举之间出现进一步融合。由此笔者得出结论,在科举制度仍然是士人的唯一仕进之途的背景下,汉学书院不可能完全摆脱科举取士制度所设定的教育发展轨道,而长期走一条完全以学术为依托的道路,将科举之学纳入教学内容就是汉学书院受科举制度深刻影响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