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急剧攀升,“考研热”开始频频见诸报端并引起人们的注意,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将考研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并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揭示考研行为背后的利益动机;同时,本文还将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读研带来的难以量化的收益,更为全面地理解考研者进行这种教育投资行为的出发点和利益考量。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的梳理 对于教育的投资作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书中明确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需受教育,需进学校,需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多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富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富的一部分”(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57-258.)。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考察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政策结论是:“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用于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注: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也认为“在所有的资本中,价值最大的是对人的投资”(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5.)。 1912年,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的人力资本》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指出它由“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构成”。在1960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舒尔茨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提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此后,人力资本理论迅速发展,除了对人力资本的含义及人力资本投资途径进行研究外,一些经济学家还对教育培训投资的成本、收益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健康和人口流动的投资成本、收益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注:赵增耀.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评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收入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由他们获得的人力资本的大小所决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要想缩小收入差别,一种方法就是缩小人们对人力资本(健康、教育、在职训练和其他职业训练等)投资的差别。其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工人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生产能力又引起较高的收入(见图1)。人力资本理论暗示着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教育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图1 教育投资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对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理论基础,使得人们在对教育投资的收益进行度量时有了一个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即可以用劳动收入作为教育投资的收益。人们在考虑进行一项投资时,必要条件是其收益的净现值为正,充分条件则是该投资方案的收益净现值超过所有其他成本相同的方案的收益净现值,同样,对教育投资这种具体的投资形式进行评估也有两种方法,即净现值法和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其中又以净现值法,即利用相同的贴现率计算投资的收益现值与成本现值的差较为简单易行。一般来说,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都不是在一年中完成的,例如教育的私人成本是学生分学年投入的,而其私人收益则要贯穿该学生毕业后的整个职业生涯,所以在进行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时需要用一个贴现率将成本和收益分别贴现到某个相同的年份,然后再进行比较,这里的贴现率是由决策者主观设定的,因而称为主观利率(Subjective Rate)。教育投资的收益净现值计算公式如下(注:[美]伊兰伯格,史密斯.潘功胜,刘昕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58.):
其中:NPV表示教育投资的收益净现值,
表示第i年的教育收益,
表示第j年的教育成本,r为主观利率,m为该级教育的年限,n为受教育者毕业后终生获得收入的年限。 该公式将成本和收益共同贴现到受教育者完成学业的那一年。从该公式可以看出主观利率对净现值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主观利率越高、净现值就越小,由于净现值法需要引入一个主观利率,而且计算结果还要受到该利率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育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也是一个常用的成本—收益指标。所谓内部收益率是指使教育成本的现值和预期收益的现值相等的贴现率,一般而言,所有投资项目都应该具有至少等于其他方案的收益率,否则该投资行为就是不理智的(注:[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公式2给出了计算投资的内部收益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