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作为高校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拟就高校交易成本的表现形式和特性,忽视交易成本产生的负面效应,交易成本与高校其它经营成本的关系,以及抑制或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引起学界和高校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以促进我国高校经营与管理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 一、高等学校经营中的隐性成本 1.被忽视的交易成本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环境比较简单,高校的办学资源几乎全部由政府配置,其办学成本构成比较单一。此外,由于高校与外界的联系很少,办学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成本并不明显,以致人们忽视成本的存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高校办学从管理向经营的转变,高校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其经营成本的构成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经营成本中某些不易察觉的成本也开始凸显,且在整个高校经营成本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但因其属性特殊,无法用已有的成本概念对它们进行恰当地解释。 高校内部属性特殊的成本主要表现为:(1)因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导致学校获取经营信息的难度增大而产生的额外支出。(2)现有人事制度的某些规定,给高校引进人才设置了重重障碍,使高校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或通过非正规渠道增加搜寻、引进人才的成本。(3)为规范、维护和监督约束高校教职工或内部组织的行为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计划、目标任务、规章制度所耗费的资源,即高校制度运行所花费的成本。(4)由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人治”色彩浓,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大,或由于内部机构臃肿、人员繁多,无形中增加教职工之间的摩擦、冲突、扯皮等机率,以及用于解决和协调这些摩擦和冲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成本。(5)组织效率损失或组织内耗。例如,因教育服务的产出具有公共性和个人产出质量的不确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于滋生的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高校内利益群体的寻租行为和管理层的渎职行为等带来的损失或内耗等成本。 高校外部成本则主要表现为:(1)高校为处理好同政府、投资者、社区、家长等各方面关系所支付的费用。(2)高校在竞争中为树立形象、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提高知名度而投入的用于广告、策划、宣传活动等方面的成本,以及从事社会公益活动而造成的成本支出。(3)外部不确定性造成的额外支出或损失。如高校在缺乏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为履行强加在学校身上(本不属于自身职责)的各种社会职能所花费的支出;由于上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各种损失;由于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变动或是合作方的违约行为,使高校不得不停止或中断原有计划、项目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此而额外增加的为变更计划、重签合约、另寻伙伴等所需的成本。 上述成本均为高校在经营中所耗费的资源,应同样计入高校的经营成本。但是,因其性质特殊,它们难以简单地归入到一般的高校管理成本中。这些成本,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只能视为高校经营中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科斯(Ronald H.Coase)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所谓“交易”,不是简单的物品交换,而是人与人之间对物品所有权的让渡和取得,是权利的交换,因此,它是一种制度或法律的行为。[1]根据高校交易成本的表现形式,高校经营中的交易成本可以概括为高校内、外部各种交易活动所花费的支出,主要包括调查和信息成本、谈判和决策成本以及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成本。[2]此外,控制成本和矫正成本也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 高校经营有赖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高校经营的一项主要活动是对成本的管理。而交易成本属于高校经营中的隐性成本,往往为经营者所忽视,较少被看作学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或者笼统核算,或者任其“糊涂”。 2.交易成本的特性 存在于高校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与高校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高校成本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也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有关。交易成本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可能为零。科斯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即交易成本不可能完全消除,只可能最小化。[3]高校在经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只不过不同学校的交易成本有所差异而已,但不可能为零。一个组织自建立之日起或在筹备阶段就会产生交易成本,即使组织的产出为零时,交易成本也不可能为零。如高校在还没有正式提供教育服务的筹备阶段,就会产生搜寻信息、制定制度和招聘人才等交易成本。同时,随着组织签订和执行合同活动的产出增加,组织的交易成本也会上升。[4]交易成本的这一特性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控的,高校经营者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一成本,但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这一成本,从而减少整个高校的经营成本,使高校的产出——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成本最小化。 (2)隐蔽性。交易成本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把交易成本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5],其作用在于增大了开展活动时的阻力。但由于这种产生阻力的行为往往是正式制度、规则所不允许的,或是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opportunism)、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倾向和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存在所导致的,行为主体或组织通常会出于保护自身而尽量掩饰这些行为,从而使行为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也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譬如,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寻租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就具有这种不易被察觉的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