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尽管由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波动幅度较大,影响到高等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其对经济建设服务职能的发挥。然而从整体上讲,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在校生数由1949年的11.7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2160.1万人;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增长到2002年的21.39%(谢作栩,2003)。这样的成就,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满足了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然而,成就背后却意味着艰辛的历程。建国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学校规模的扩张还是速度的增长,都表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扩张和高速发展(除去文革时期),致使每次扩张之后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理。笔者对我国建国后高等教育的几次大规模扩张及每次扩张的主要社会背景进行了归纳,见表1。表1显示,建国后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波动幅度较大:在这几次大规模扩张当中,高校在校生数年平均递增最低的也为14.5%,而最高的竟达50.4%。对此,有学者指出,“由于体制性原因和运动式的发展方式而造成的高等教育规模的大起大落成为中国高教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杨东平,2003)。 表1: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几次大规模扩张及扩张主要社会背景 年份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情况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主要社会背景 高校在校生数由1949年的11.7万人增长到1952年的19.8万 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人,年平均递增19.2% 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58年的81.1万人增长到1960年的175.9 195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及由此引发 1958—1960 万人,年平均递增50.4%的教育革命 全国新增加普通高校211所,几乎平均每3天增加1所;在校生 1982年十二大提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1983 1982—1985 人数由1982年的184.1万人增长到1985年的355.9万人之多, 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 年平均递增24.6% 高校在校生数由1992年的440.5万人增长到1995年的660.8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确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 1992—1995 万人,年平均递增14.5%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 高校在校生效由1999年的953.4万人猛增到2002年的2160.1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 1999—2002 万人,年平均递增31.5%年计划》出台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39-141页。 二、有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的争论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表现出的大幅度波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决策理论的不成熟,缺乏足够的科学性。针对这种状况,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高教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政府规划之事,因而有关的研究只是对发展成就介绍、教训的总结等。规模速度问题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规模速度争论的文章,由于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便自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见表2。 表2:有关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几种观点及主要论据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主要论据 钱学森科教兴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缓解就业 何祚庥 大力扩大高教规模 压力的需要 现有高教规模已经超出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社会需求;高教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条 周贝隆 稳定高教规模 件定发展”,确保高教质量;现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教育而非高等教育,应控制现有高教规 模,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我国教育中薄弱环节是高等教育;现有高教规模并未超出国民经济承受能力,适 谈松华 适度发展高教规模 当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度发展高教规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选择 从表2可以看出,持大力发展论者,更多的是从需求角度(国家、社会和个人)出发考虑扩大规模的必要性;而持稳定高教规模观点的人士,主要是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支撑的高教规模能力和所能容纳的毕业生能力来论证要稳定现有规模。相对于前两种观点而言,适度发展论则是一种较折中的观点,然而此观点又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它是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同时考虑高教规模的发展途径。 上述有关规模速度争论的三种观点,分歧固然存在,关键之处在于研究者对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不同,而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在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数量和质量之间寻求某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