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主要用于企业、公司等生产组织的成本管理,但在高等学校的成本管理中似乎还远未引起重视。由于高等学校生产活动的特殊性,如投资的滞后性、产出的不可测度性、无形要素的影响等,使得对这种成本形式的测算和控制比较困难。本文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结构成本的形成 (一)结构成本的涵义 所谓结构成本,是指某一经济类型中要素配置的势位成本,即从一种势位改变成另一种势位所需要的费用,势位指处在某一位置上的经济要素所具有的态势[1]。高等学校专业办学中的结构成本,指由于专业势位变动而新增加的费用。由于专业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运作单位,且高校的专业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高校的专业结构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成本主要表现为围绕专业势位变动而在教学、研究、管理、人事等活动中新增的费用,对结构成本的控制应该成为高校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主观上讲,生产者总是希望资源配置结构或者某种经济要素势位变动所耗费的成本最小,通过改变当前的生产结构达到一种新的生产势位,实现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取得最经济、最合理的产出。然而,在现实中要取得最佳势位成本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都是很难完全控制的,尤其是无形要素的负面影响很难根除。结构成本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指导或提醒企业、工厂、公司等一切生产组织,根据现有的各种资源和自身的生产条件,量力而行,客观、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分配生产资源和组织生产,形成最佳的生产态势。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它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产出的是有形的合格毕业生和无形的新知识、新文化及其影响,其投入和产出都有别于一般的生产组织。因此,高等学校的结构成本管理,尤其要重视控制可变要素、无形要素的成本,如人事费用、技术改造费用、管理创新费用、资源配置关系造成的损耗等等。 (二)高校专业结构成本的形成 专业是高等学校实施办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高等学校的专业构成状况通常表现为以某个或某几个主导专业为核心形成的专业群,这样的专业群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结构。任何专业上的变动都可能产生结构成本,这种变动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单个专业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外一种状态,在现实中表现为高校加强或发展某个专业,如改造传统专业、加强长线专业和基础专业、增设热门专业、撤并陈旧专业等;二是由于设置、变更、取消某个或某些专业引起的结构变迁,在现实中表现为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变更某些专业,改变学校的专业构成状况,如追求综合化、多学科发展、加速学校转型等。这两种情况都将引起专业势位的变动,从而产生结构成本。 高等学校专业办学中产生的结构成本,主要由高校专业规模和结构决定,专业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其运作过程相应也越复杂,涉入的利益群体越多。而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价值观、理念甚至个性特点都存在差异,因而在专业发展目标、方向和措施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产生结构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结构成本是一种可变成本,它不受资源本身的价值和使用情况的影响,而只受配置关系的影响。 (三)结构成本的意义 结构成本对于任何生产组织都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加强结构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办学效益、降低总成本的有效途径。首先,结构成本是反映一所学校专业办学水平、质量和规模的晴雨表,通过对结构成本的考察和测评,可以“诊断”出专业活动中的各种差异、冲突和浪费,这对于调整办学目标和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其次,对于高等学校的专业办学活动而言,其人力、土地、资源、经费等有形要素是根据其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发展目标等无形要素来确定配置关系的,而结构成本的大小主要由办学主体的专业思想、目标、定位等的差异引起,因此,加强结构成本的研究,能够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明确目标和方向,从而减少目标差异和利益冲突。第三,任何高等学校的专业发展状况都是不平衡的,必须突出重点和优势专业。加强结构成本研究与控制,有助于高等学校在寻求专业办学规模的同时,重点扶持和资助主导专业、重点专业和长线专业的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风、一味迎合市场需要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二、结构成本的估算 结构成本的估算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用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莱文(H.M.Levin)的要素成本估算法,通过估算结构成本各要素的成本价格,进而获得结构成本的总量。二是由于结构成本主要是新增成本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因此可以采用一般可变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求得总成本和固定成本之间的增量获得结构成本的量。 (一)莱文的要素成本估算法 莱文提出了五种教育投入要素:人员、校舍及设备、仪器及用具、捐赠和志愿人员的投入、用户的投入。对于任何高等学校而言,有形要素如校舍及设备、仪器、土地等的投入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投入严重不足,而且由于结构成本主要受配置关系(属于无形要素)的影响,因此,无形要素成为值得追逐的投入形式,如增加劳动投入、协调利益关系、维护集体团结、降低人事损耗、增加教师工资、创新教育技术、改革管理模式等,在这方面的努力和付出越多,结构成本也就越少,总成本也将相应下降。我们可以把上述各种投入分为两种类型:非经常性投入(主要是资本投入)和经常性投入(主要是劳动和耗材投入)。这些投入最终形成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活动中的新增成本,其中,非经常性投入如设备、仪器、场地等构成了新的固定成本。经常性投入如设备折旧、维护的费用、利益群体目标不一致带来的抵消作用、人事损耗、教师工资增长、学费增长、租金增长等最终形成可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