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有业不就”突出地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观念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并表现为选择性待业等现象。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毕业生选择性待业的主要原因是:(1)个人求职博弈心理造成的选择性待业;(2)个人求职的攀比心理造成的选择性待业;(3)个人求职依赖心理造成的选择性待业。从经济因素的角度看,毕业生选择性待业的主要原因是:(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预设中的经济因素;(2)先就业后“跳槽”行为中的经济因素。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毕业生选择性待业的主要原因是:(1)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与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的矛盾;(2)就业政策调整为毕业生选择性待业提供了缓冲。笔者就毕业生选择性待业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高校要切实教育学生形成新的就业观念。要集中精力教育学生形成“学会生存”的观念、“终身择业”的观念和“自主创业”的观念;(2)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的个性化指导。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应该建立在对学生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必须指导到“具体的人”;(3)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有关政策,把选择性待业的毕业生纳入到社会服务体系当中;(4)高校要建立对未来就业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