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高校定位问题是当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紧迫课题 自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许多国家把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到了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高度,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1999年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明显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1年的13.3%,2002年超过了15%,顺利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力争达到15%左右的发展目标,整整提前了3年。这说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还应包括质的变化,是质与量的统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不断满足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规模扩张的要求,必须对原有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更新。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必然伴随着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各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都相应地实现了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管理的民主化与分权化、院校的个性化、教育结构的合理化等多方面的变化。而要实现这一系列的变革,就必然使如何明确高校定位问题突显出来。只有明确了高校定位问题,才能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实现高校的准确定位,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办学模式,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只有高校找准了自身位置,才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的准确定位成为历史的必然。 另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各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都十分重视高校定位问题。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在其大众化进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以学术研究型大学、拥有博士授予权大学、拥有硕士授予权的综合型大学、拥有学士授予权的普通学院和社区学院为主要层次的具有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高等教育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相应地也形成了综合大学、高等专科学院、职业学院、远程学院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些国家都是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的,并且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定位明确,具有各自的培养目标、模式和特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担负着不同使命,发挥着不同作用,彼此之间呈现出一种互补的、不可替代的关系。 而相对来说,我国的情况并非如此,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人们却很少关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定位问题,出现了大量定位模糊或大学角色错位现象。一是高等教育扩充的无序性。1999年扩招以来,大量扩招任务落在原有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身上,许多重点大学也承担了沉重的扩招任务,除原已承担的成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等之外,扩招之后,一些高校又增办高职学院、网络学院和名义上的民办二级学院。有的地方,甚至鼓励名牌大学以其无形资产创办二级学院,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以致形成了许多重点大学花费大量精力与一般院校、民办学校争抢生源的现象。二是要求“升级升格”的盲目性。一些办学水平一般的中等学校想方设法申报高职学院,高职高专则热衷于“专升本”,升了本科的学校就要办成多科性大学,进而争取评上硕士、博士授予单位,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除极少数独立的公办高职和民办高职外,都基本上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作为制订发展战略的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同奔一条道的现象十分明显。三是培养目标盲目向“高精尖”看齐的现象。一些一般的高等学校不从自身实际出发,盲目地追求培养高层次人才,部分专科层次的学校甚至按照本科模式组织培养,成为本科的“浓缩”,培养创新性复合型拔尖人才几乎成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共同追求。这些现象的存在极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极不利于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也极不利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它不仅会造成我国人才结构的失衡,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质量,而且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从整体上制约和延缓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实现高校的准确定位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影响高校定位的主要因素 认真考察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制约和影响高校定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一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片面认识。一方面,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同于高校的大众化,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部分重点大学丧失其原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顺应扩招的潮流,促使同校同专业中的学生层次差距增大,生源质量千差万别,给学校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带来了很大困难;另一方面,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视为对精英教育的排斥,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要让更多的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作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可同时存在,因此,部分重点大学放弃其精英特征,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与一般的院校共同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二是重学术轻职业的传统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人们往往对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型大学表现出无以附加的推崇,而对职业特点较强的高职高专相对看轻,国家在某些具体的政策性措施的制定上也加重了这种思想,促使许多学校盲目追求高学历层次和综合化,办学之路越走越窄,并且引起高校之间的无谓竞争。同时,在人才培养上,许多学校比较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以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能力作为衡量标准,甚至部分高职院校也有这种倾向,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往往把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行业要求分割开。三是传统高等教育文化观念的影响。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生实行包分配,这样,“出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1],同时再加上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实际上把高等教育培养的任务仅仅局限为培养“国家干部”、“社会精英”。高等学校大都按照这种要求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学生及其家长也把这种目标看作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以至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总是无法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