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经说过: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层面的理论,教育乃是使哲学上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注: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350页。)中外教育史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思想家的大学理念,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也往往是某种教育哲学的产物。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哲学流派,也是当代哲学的两大思潮,对大学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产生之初,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并没有冲突和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19世纪末才开始分道扬镳,走向冲突和对立,而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一、科学主义的大学理念 1.科学主义的哲学意涵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都可以从古希腊思想家那里找到渊源关系,科学主义也不例外,它的思想源头就是古希腊对理性的探索。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Thales)是西方哲学和理性科学的奠基者,他不但研究世界的本源,而且提出了几何演绎的思想。智者们把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宇宙转移到人间,倡导雄辩术,引起了人们对于逻辑的重视,激起了思维严密化的研究方向。苏格拉底给雄辩术提出了一个目标——探求真理。虽然苏格拉底要探求的真理不是自然的真理,而是人间的道德真理,但他倡导的产婆术却对后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探索真理的方法,是通过对话不断揭露对方在逻辑上的矛盾,步步深入,使概念含义逐步明晰,直到求得明确清晰的概念为止。柏拉图在苏格拉底从概念中求真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不但强调明晰的概念,而且强调严密的论证。柏拉图特别重视几何学的研究。在他看来,几何学是理念王国的标本,是纯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结论都来自于理性论证,而不允许直接依赖感觉经验。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系统地研究了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在吕克昂学园建立了庞大的“学术理论帝国”。他创立了形式逻辑,构筑了严整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形式逻辑体系;创立了在理论上探索问题的“分析方法”;完善了归纳法,不但指出归纳法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而且研究了归纳法的逻辑形式;提出了后来贯穿西方本体论哲学史的“实体”概念。所有这些思想,都对哲学和理性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艺复兴后,人的理性得到弘扬,自然科学得到发展,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应运而生。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霍布斯(Thomas Hobbes)、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拉美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霍尔巴赫(Paul Henri Dietrich d'Holbach)、孔德(Auguste Comte)等,都是科学主义的代表人物。实际上,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学说称为科学主义,科学主义(scientism)是反对他们把自然科学知识看作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把科学方法看作唯一正确的方法的哲学家们送给他们的一个称呼,也有一些反对者把他们的学说称为认识论的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和本体论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笛卡尔是第一个系统阐述科学主义思想的哲学家。他认为科学是唯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它是能够用公理所推衍出来的知识,有些学科如伦理学、美学、神学都不能用公理推出,因此应排除在知识之外。他还认为,自然科学由于运用了科学方法而成为客观现实的正确表象,它是一切知识的标准和范例。在他看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不过是一台完美的、被精致的数学规则控制着的机器,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运转。因此,科学方法不但可以用于解决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可以用来解决一切人生问题,如果这样,一切知识都成为科学知识,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也正是因为此,笛卡尔认为科学是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拉美特利则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哲学命题,把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任何意识的存在。科学主义哲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孔德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孔德认为,“实证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把一切现象都看作是服从自然规律的。准确地发现这些规律,并把它们的数目减少到最小可能的限度,乃是我们一切努力的目标”。(注: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科学的任务就在于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并把它们“压缩到最小的数目。”(注: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5页。)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科学哲学中兴起了统一科学运动,其主要代表就是科学经验主义(scientific empiricism)。科学经验主义的倡导者大都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如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赖欣巴哈(Hans Reichenbach)等。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研究领域能够超出科学的范围或者不能从其方法中获得益处,因此,可以把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从而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统一。从科学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主义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思潮。和理性主义一样,科学主义把世界万物都看作遵循自然规律的存在,人可以通过理性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和真理。和理性主义不同的是科学主义对于(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视,它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真正的知识和知识的典范,可以用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研究方法,应该推广到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当中,并规范这些学科的内容,从而提高这些学科的“科学”水平。在科学主义者看来,“在描述和解释世界方面,科学是万物的尺度,即判定什么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注:施小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因此,也有人把近代兴起的科学主义称为唯科学主义。 2.科学主义大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主义哲学一产生,就对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了科学主义教育哲学的产生。高等教育是科学主义哲学的主要实践领域之一,也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领域。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大学是以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为基础的,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科学人才,如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医生等。在教学内容方面,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大力提倡科学教育,主张大学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在教学方法方面,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教学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应该严格遵循科学的程序和逻辑顺序,使学生能够精确、迅捷、有效地掌握知识。 弗兰西斯·培根是科学主义哲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科学主义教育的早期倡导者。他非常重视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脍炙人口的口号。他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需要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因此,大学必须承担起培养科学人才的职责,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在培根看来,所谓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只有通过实验科学的归纳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按照这个标准,实际上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只有自然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在培根的乌托邦大学——所罗门之宫中,科学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培根不但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重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