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全面改革。这一改革的标志与起点就是1991年开始推行的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以下均用研究生院表述)重点化政策。 近年来,国内虽发表了不少介绍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论文,不过,它们大多着眼于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全貌,对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几乎都一笔带过。(注:近年国内的相关研究有:《日本部分国立大学实施研究生院重点化的举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国外高等教育调研报告》);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第8章第2节《研究生教育改革》;《“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政策下的日本大学改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期);熊庆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15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1期)。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兴起的背景及实施过程做一概述,探讨这一改革对日本大学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一、日本大学组织结构的特征 传统的日本大学组织结构特征可以用两点来概括,即学部(即学院,以下均用学院表述)中心主义和讲座制。 所谓学院中心主义,即是以学院为大学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1947年制定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学院为大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组织单位。教师人事隶属于各个学院管理,经费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分配。由于学院同时是本科教育的组织机构,这使得以培养研究生为目的的研究科相对虚化。研究生教育附属于本科教育,未能形成独立的组织机制,也就难以成为学校教学、研究职能的重心。在大学管理方面,包括研究生院管理在内,所有事务均由学院的教授会议大权独揽。研究生院虽然也设有研究科委员会,不过其权限由学院的教授会议授予,在《学校教育法》中并不具备独立性。 从实践上看,学院中心主义比较有利于本科教育。但研究生院长期依附于本科教育,没有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和经费分配权,因而其规模偏小,始终得不到充分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为不利。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上述问题日趋严重。另外,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完全受制于本科专业的设置,没有独立性,不能随时把握和调整研究发展的方向,影响了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开展。 所谓讲座制是指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组建相应的教师和教学组织。讲座实行教授负责制,其自主性不受外界干涉,有利于保障学术自由。根据《大学设置基准》,讲座为学校最基层的学术组织,设于学院之内。所有教师均隶属于某一讲座。 从当代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来看,讲座制也存在着若干局限:不适合大量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讲座间界限分明,不利于学科交流和知识创新;教授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容易形成论资排辈的学阀,不利于年轻学者的成长。 从总体看,日本大学的组织体制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深受德国大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和管理有浓厚的行会制特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授会议主导的校内自治,但学校的经营和研究机制较为封闭。随着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过程 所谓研究生院重点化指的是将国立大学教师的人事管理从本科学院移至研究生院,由此促使研究生院实体化的政策。 研究生院重点化政策的雏形始于文部省的咨询机构大学审议会1987年和1990年提交的两份报告《关于大学教育研究的高度化、个性化及活性化的具体对策》和《关于大学院的充实整备》。这两份报告强调,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技术革新的进步,加上社会、经济诸方面的发展与变化,社会对研究生院的期望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和尖端科学的发展需要,应对研究生院进行充实和提高,实现研究生院的独立编制。[1] 大学审议会建议充实研究生院的表面理由是与欧美诸国相比,日本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小,地位不高,这对强化大学学术研究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非常不利。但从深层次上看,日本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初实施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外部社会经济方面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结束了高速增长进入了停滞阶段。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立国取代贸易立国成为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在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日本政府和日本社会对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项教育改革均首先由企业界提出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其次,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出现了大学总体质量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日本与欧美诸国相比差距明显。据1987年的统计,日本的大学规模在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但是每1,000人中研究生的比例日本为1.4人,而美、英、法则分别为7,7、5.5和3.6人。另外,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日本为7.1%,而美、英、法分别为16.6%、20.9%和18.3%,差距也非常明显。[2]因此,强化大学研究功能,提高研究生教育地位,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