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万离开自己国家到国外学习的留学生。最近的研究显示,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800万。由于各种原因,希望学生出国留学的国家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呈增多趋势。工业化国家已经意识到,有必要让自己的学生出国学习,以增强全球化意识,从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例如,欧盟已经制定了政策,鼓励学生在欧盟内部跨国学习。随着欧盟的扩大和“博洛尼亚计划”(Bologna initiatives)的实施,欧盟国家的学术结构将更趋和谐,跨国学生的数量也将大大增加。 另外,在一些国家,中等后教育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入学要求。总体而言,世界范围内学生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即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北方富裕国家。目前,全世界接受中等后教育的学生有超过一半在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一比例还将增加。这些人口高增长国家常常不能满足国内的教育需求,于是它们将越来越多的学生送到海外学习。北方富裕国家的中等后教育机构有较大的教育容量,而且由于在课程和科学话语(scientific discourse)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们在当代学术市场上享有不可置疑的声誉和实力。 对于那些留学生输入国而言,国际高等教育堪称一笔大买卖。例如,外国学生每年能为美国带来12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其学习费用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支付)。在当前美国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下,这部分学生非常受欢迎。而且,外国留学生不仅仅是来占据教育空间的,他们还为一些关键领域增加了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从而提升了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在一些研究生专业中(例如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外国学生甚至在博士生中占据了大多数。 目前,美国共有586,000名外国留学生(占全世界留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使其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输入国。美国吸引的留学生数量超过了三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英国、德国和法国)所吸引留学生数量的总和。赴美留学生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中有55%来自亚洲(排名前五位的留学生输出国和地区分别是印度、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 然而,随着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对美留学生输出国的情况也发生着变化。例如,伊朗曾经是最大的对美留学生输出国之一,但自从巴列维国王政权垮台后,就再也没有伊朗学生到美国求学。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最近陷入困境,再加上由9·11事件引发的一些问题,该国向美国输出的留学生在去年一年中减少了10%。同一时期,与美国素有较强学术联系的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向美国输出的留学生减少了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向美国输出的留学生减少了16%。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的亚洲输出国——尤其是印度(该国在2001~2002年度取代中国成为最大的对美留学生输出国)和韩国,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留学生数量的减少。尽管如此,目前尚不清楚2002~2003年的数字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模式还是只是短期的调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在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2001~2002年度赴美留学人员的数量还是增长了6.4%),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统治地位已不再无可置疑。 “推”与“拉” 很多国家对学生的跨国流动颇有兴趣,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离开自己的国家?学生是被各种各样的力量“推”到别的国家去的。由于教育容量不足以及有时入学要求过于严苛,许多学生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法进入当地的大学。这类学生常常发现,进入外国的优秀大学反而比进入本地大学容易一些。很多最优秀的学生寻求留学海外是因为“世界级”的大学非常之少,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这样高质量的大学。还有一些学生出国留学是因为在国内无法学到想学的专业,在研究生层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硕士和博士层次提供的学习机会极为有限,而且所能提供的学习计划也极少具有国际竞争力。 一些社会和政治因素也会将学生“推”离自己的国家。在一些情况下,歧视性的招生政策(例如马来西亚针对华裔学生而专门给予马来族学生的优惠政策)会使学生不得不求学他国。学生出国学习或者是为了躲避国内的政治压迫及其他方面的压迫,或者是为了追求学术自由。还有一些学生出国是为了逃离不堪学生运动、教师罢工、政府施压之重负的学术系统。 由于众多原因,大多数出国求学的学生被“拉”到了美国。人们通常认为,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学术体系。一些学生认为,外国学位(特别是美国学位)所带给个人的荣耀要高于本国的学位。同时,很多学生发现不选择生源的美国高校其入学难度要低于本国学校,因此,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吸引到一些声望较差的四年制大学和较好的社区学院。这样,美国学术体系的各部分都对外国学生形成了“拉”力。不仅如此,这个国家本身也是一种吸引力——这里不仅有着丰裕的物质生活,其文化更是遍播全球。 相当一部分学生留学海外是为了在留学国谋求职业并定居。美国是这类留学生的首选目标,因为美国有着庞大而多样化的经济体系,雇主们愿意雇用合格的外国人,而且包括学术在内的很多领域能够提供可观的薪水。但是要想量化这部分留学动机则比较困难,因为极少有人会承认他们赴美留学的目的是为了移民,尽管来自一些国家的留学生的不返回率(non-return rates)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例如,据估计,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留在美国的比例分别介于66%~92%和77%~88%之间。 9·11事件及其启示 9·11事件之后,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美国的学术和研究体系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各国学生仍然视美国为留学首选地。美国的巨大容量和多样性仍然是使其具有特别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变化也是存在的——一些显而易见,一些模糊难辨,还有一些尚未显现。在全球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的总趋势下,2002~2003年度赴美留学生的数量却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国家所接纳留学生的数量则获得了大幅增加。这些在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上越来越商业化的国家正享受着美国日益不友好的留学环境为它们创造的利益机会。现在,赴美留学之路已变得障碍重重,留学生们已经对美国政府严格、多变、刚愎,甚至有时反复无常的政策(如签证规定、向政府部门报告等)提高了警惕。此外,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实施的学生与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Sevis)以及新增的收费项目更是加重了外国学生的负担。更为糟糕的是,关于这些困难的各种传闻也起到了与事实同样大的破坏作用。很多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听到这些传闻后,将美国排出在选择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