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国学生政策之国际比较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只各国纷纷制订相关政策,区域性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亚太经合会(APEC)等亦将高等教育视为提升区域整合和合作的重要项目,其中欧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推动多项大规模的学生流动方案,是最受瞩目的国际化方案。在国家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方面,荷兰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动大学以英语授课,至今荷兰各大学完全以英语授课的课程已经超过六百门;澳洲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异军突起,透过“在地留学”的创新作法,超越加拿大,和美国、英国共同成为最多外国学生选择的英语国家;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1983年制订的政策就提出2000年招收十万名外国学生的规划;马来西亚由于国内高等教育特别保障马来裔学生,大量华裔和印度裔学生必须负笈国外,因此马来西亚多年来一直是全世界十大留学生母国之一,然而透过外国大学分校的设立和双联学位的开办,马来西亚希望到2020年能吸引到足够的外国学生,创造高等教育产业的顺差。在台湾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际,这些区域和国家的政策尤其具有参考价值。欧盟、荷兰、澳洲、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区域之外国学生相关政策及其成果分析如下: (一)欧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避免欧洲内部再起冲突,欧洲国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合作逐渐成形。在当时法国外交部长Robert Schuman的倡导之下,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在1950年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掌管会员国有关煤与钢铁工业的重要决策。由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功运作,上述六国决定扩大合作的领域,并于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努力移除贸易障碍,朝向共同市场努力。十年之后,上述三个共同体在1967年合而为一,同时成立了欧洲议会。经过二十多年的运作,以及会员国家的持续增加(注:欧盟目前有十五个会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预计公元2004年后会员国将增加至二十五个。),欧洲联盟(EU)会员国于1992年签订马斯垂克条约之后正式诞生,并同意就国防、司法、内政等领域进行合作。为了促进单一市场的早日实现,EU成立后决定朝经济和货币的单一化努力。十年后,EU十五个会员国中的十二个国家在2002年1月正式采用欧元(Europa,2003)。 为了配合欧洲整合的进程,EEC会员国的领袖早在1969年海牙会议后,就决议将教育纳入会员间未来整合的范畴。1971年11月六个会员国的教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第一次集会,表示会员国之间的教育交换应由职业训练扩及其它方面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并于1973年设立了教育、研究与科学处,1976年推动联合学习计划,倡导会员国之间在学习和研究方面的交流。虽然在此一计划下,会员国曾经谈及欧洲学校和欧洲大学的设立、文化和科学的合作、文凭的相互承认等,但是因为诸多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考量,特别是教育对于国家及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及学制不同等因素,这一计划并未产生显著的成果。 整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欧盟各国学生的流动多属个别行为、较为零星且没有组织,各大学对于招收外国学生也不特别热衷。特别是英国在1979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开始大举删减高等教育经费之后,英国各大学因为招收欧洲以外的留学生可以收取全额费用,因此海外招生的重点不在欧洲。其它欧洲国家也因为欧洲交流学生比照本国学生,因此对大学而言,外国学生其实是“赔本生意”,主要是在配合外交政策(Gribbon,199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面对来自日本及美国的国际竞争,欧洲国家除加速整合之外,也开始积极推动各种跨国性的教育与训练方案,加强欧洲各国学生的流动性及获得国际经验的机会。表5所列的是欧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来所办理的各类教育相关方案。上述国际交流活动中,以ERASMUS的规模最大,在1987-1993年间,20万学生和1.5万位教授参与交换活动,共计进行了2,200个联合学习计划,涵盖700个密集班和800个合开课程。1993年欧盟将各类教育计划整并成两个大方案:(1)偏重职业教育的LEONARDO DA VINCI,用以取代COMETT,EUROTECNET,PETRA,及LINGUA的一部份。(2)偏重一般和高等教育领域的SOCRATES,包含以高等教育为主的ERASMUS和以中等教育为主的COMENIUS。2000-2006年Socrates第二期方案七年所编列的预算高达185,000万欧元。 表5 欧盟跨国教育与训练方案
资料来源:Krichau-Richter,L.(1995).The European dimension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In Muller,S.(ed.)Univers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143).Oxford:Berghah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