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个城市高等教育的水平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反映,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文化与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大学,来源于大学高层次人才的知识。大学城建设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一个新的途径,对于坚持教育创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城在形式上表现为两种模式[1]:一种是若干所大学以教育产业为特点的城市社区,另一种是学校规模逐渐扩展,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社区。大学城并不是几所大学简单的物理上的聚集,而是通过综合的、战略的资源整合,有目的地凸现科技教育的强大辐射力。但是在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大学城这种强大的吸引力却成为一些人牟取私利的手段,出现了圈地、空壳等问题。 一、国外发达国家大学城经验 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开始,大学经历了近800年的发展历史,其间大学的功能不断变化,经历了从最早的由教师行会培养少量牧师传授经典知识,发展到现在集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中心,乃至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历史演进过程。[2]在大学功能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学城其自身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当若干所大学聚集在一地时,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于是大学城出现。这些早期大学城的形成更多的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极少政府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的大学城建设已经呈现出从自然形成转向政府主导形成的趋势。其重要动因之一就是近几十年来从理论界到政府都逐渐认识到: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大学正在逐渐地从一种边缘性或适应性组织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成为一种核心组织和主导力量,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大学的这种作用,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而更加突出。 国外的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在面临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时,就逐渐意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转变传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建立以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为重要依托和发生器的先进社会组织结构,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兴办大学城的载体形态,聚集力量,形成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增长点,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现代化。 从国外科学园发展道路来看,科学园与大学城是相互依存的,科学园需要大学城的科研力量,大学城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科学园发挥出来的。[3]大学城与大学科技园区应该说是相互促进、互为提高的一种紧密的伙伴关系:科技园区促使了大学城这种高等教育现象的产生,大学城又大大提升了科学园区的科技开发水平。科学园主要依靠大学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园区多毗邻大学城,起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器的作用,着重发展大学与新兴产业的联系。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科技工业园区几乎都是大学科技园区,如美国在斯坦福工业园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硅谷”,就是依托于以斯坦福大学为主的一批高校;麻省理工学院被称为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创造发明的摇篮,有着突出的贡献;英国剑桥科学园则完全建立在剑桥大学城的基础上,剑桥大学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在英国首屈一指,被称为“剑桥现象”;亚洲最著名的科技工业园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内有筑波大学和一批国家实验研究机构。[4]由此可见大学在大学科技园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大学科技园区是大学城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也代表着大学城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强弱。 二、大学城的集成效应 从国外大学城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城是大学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不仅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发展与沉淀,同时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通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大学城更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城的创建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大学城的集成效应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才能充分发挥。 第一阶段:教育资源集成 应该说国内大学城的出现最初是因为学校的扩招,学校的发展受到原有的地理位置的制约,为了扩大学校的规模,也为了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城市的近郊出现了统一规划、综合管理的大学城。 大学城在建设中将改变传统大专院校分散、狭小、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状态和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建立低成本、大空间的规模化、专业化的新社区,将各大专院校的教学科研、文体办公、师生居住、生活服务、绿化环保等专门设施分门别类相对集中到同一个区域,为各大专院校共享文化、体育、信息、师资,甚至形象、品牌等资源提供了条件,为相互之间差异互补、互相促进、提高整体水平打开了方便之门。不仅如此,大学城还改变了以往学科和专业设置狭窄、重复与市场脱节的被动状态,改变了以往后勤保障系统的自给自足、封闭运作的落后模式;倡导和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学科融合和专业改进,适时推出市场需求迫切的新型专业、新的教学方式;并且全面引入了社会化的物业管理与服务,用以替代传统的后勤保障,既减轻了大专院校的经济负担,又使其后勤保障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阶段:综合人才集成 毫无疑问,培养人才是大学最根本的目的之一。在整合教育资源之后,各大学能够利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由于办学是开放的,在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同时,促进各校校风的提升,推动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并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此环境下,学校努力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进各项工作,为培养创业人才、提高教师、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引导学生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更多地接近生活,了解社会,缩短学生走上社会的不适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各个大学的聚集也为大学城带来了人才培养的聚集效应。大学城的聚集效应是指人才聚集产生的科研成果,两个大学聚集在一起比一所大学单独存在更能产生效应,所以大学聚集不仅仅是为了资源共享,更主要在于产生聚集效应。这种效应包括:多学科的聚集、多种知识结构人才的聚集、科学研究的聚集、教学资源的聚集、科学家思想的聚集。以美国的原子弹生产为例。[1]仅理论研制、提供实验数据、提供回旋加速器就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多方人才的参与。它是智慧碰撞的成果,它是思想交流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