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连续几年扩招后,截至2003年10月,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为1900万人,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 Trow)教授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教育阶段[1]。按照这种划分,我国目前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 然而,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不只是学生数量的增大,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主要是:财政和管理;学生入学和选拔;课程和教学形式;教师的职能、培养和社会化;标准的制定与保持;考试方式与授予资格的性质;学生住宿和工作安排;学习动机和学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等等[2]。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将目标管理的方法科学地应用于本科教学的管理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努力培养素质高、知识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有效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本文从目标管理的程序论述入手,探索大众化教育中本科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一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原来宁静优雅的大学校园突然热闹起来。持续扩招的态势不仅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如教学设施趋于紧张,呈现出超负荷运转状态,学生宿舍短缺,教室拥挤,图书馆、饭堂、计算机房人满为患。然而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变化,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探讨: 第一,生源质量差异化。扩招前,我国的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扩招后本科入学分数线逐年降低,以广东省为例,扩招前1998年的本科入学分数线为614(文科)分,扩招后1999-2003年入学分数线分别为566分、555分、540分、545分和565分,生源的质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同年高考入学成绩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同班同学的高考成绩从870分到540分不等,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出现严重参差不齐的现象。 第二,教育目标多元化。精英教育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受教育者的较高社会层次的心智与个性[3],为高层政府和学术研究服务,为政府实现国家发展计划培养高尖端人才[4]。而在大众化阶段,由于学生人数骤增,学生求学目的、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因此,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既懂得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掌握各种现代化工具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人才界定基层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间,高等学校对培养本科人才的界定通常是为某行业或某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层次逐渐下移和基层化,原本由本科生担任的社会角色和职业空间越来越多地被硕士、博士取代,本科生就业流向大量转入基层部门甚至个体民营企业。因此,把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界定在为某行业或某部门培养基层专业人才,这既切合实际,又有利于学生预期形成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 第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用化。随着大众化教育进程中生源质量差异化、教育目标多元化和人才界定基层化的转变,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首先体现在缩减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其次是课程设置多样化,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和空间,学生在选课组合方面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学习时间和空间也更加灵活多样。 第五,教学方式多样化。由于精英教育时期的本科教育是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高层专业人才,教学方式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有助于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大众化本科层次教育侧重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基层实用型人才,强调人才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要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教学、分组研讨教学、社会调研以及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二 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一种管理制库,它以泰勒的行为科学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强调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组织的各级领导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和管理,并以此保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5]。根据大众化教育时期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科学地应用于本科教学管理中,使本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转化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强化目标管理过程的基本程序——目标设置与调整、目标实施与跟进和目标成果评价,建立一套包含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教学管理模式,并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管理手段融于其中,悉心打造适应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目标设置与调整 实施教学目标管理首先要制定学校的整体目标,而学校整体目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寻找依据。外部依据通常来自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市场动态研究等。内部依据主要来源于学校高层决策者的战略思想、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综合实力以及与其它学校的差距等。学校应根据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尤其要从大众化教育时期的特点出发,对目标体系进行多层次的反复商讨、评议、修改后,最终形成完整的学校整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包括教学计划、专业设置、教学大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等内容的教学目标体系。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该重点对以下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适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