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趋势。布鲁斯·约翰斯通(Bruce Johnstone)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改革已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注:布鲁斯·约翰斯通(陈运超 沈红译).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世界改革现状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1999,(6).)。在财政方面主要表现为,用非政府收入弥补公共的或政府的收入不足,措施包括:一是在主要或全部由公共经费支持的高教系统中开始收取或提高学费;二是收取全部或接近全部的由学校提供的食宿费用(或者用贷款取代曾由政府提供的生活费和助学金);三是鼓励私立高等院校主要依靠学费和其他费用来运行;四是鼓励部分教师或部分大学从事企业性活动;五是鼓励慈善家的捐赠或直接参与院校管理,或提供奖学金。法国高等教育财政专家Chevallier和Eicher也提出,在90年代,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开始限制公共教育开支,尤其是高等教育开支。主要的政策表现是,降低成本和要求从教育和培训中受益的各方分担很大部分的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公共经费的停滞或减少而不得不寻求那些过去被忽视的经费来源(注:Thierry Chevaillier and Jean-Claude Eicher,Higher Education Funding:A Decade of Changes[J].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Vol.XVII,Nos.1-2.)。 中国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垄断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在高等教育领域,院校自筹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加大。特别是1985年,政府允许高校招收少量自费生后,学校自筹收入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政府拨款依然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这种状况的真正突破来自于高等教育持续扩张和1988年通货膨胀所导致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危机。当时在许多学校,来自政府的拨款仅能补偿大约三分之二的运行开支,从其他来源寻求收入成为高校应对财政危机必不可少的方式,这成为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注:Xin Wang.A Policy Analysis of the Financ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wo decades reviewed[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Vol.23,NO.2:205-217.)。据《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世纪报告》,学费制度在1997年完全确立。至此,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单一化的局面被打破,呈现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这些来源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支出,社会捐、集资,学、杂费,事业收入及其他收费(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纪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9.)。 对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国内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在理论方面引入了约翰斯通最早在1984年提出的“谁受益谁付费”的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的成本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既可以带来社会收益,也可以带来个人收益。按照“受益者付费”的原则,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机制就必然是多元的。陈良焜在1994年具体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多元化的结构、发展趋势及各个渠道发挥的作用和潜力。也有学者研究高等教育财政危机、成本补偿的模式、能力和意义(注:丁小浩.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和成本补偿[J].高等教育研究,1996,(2).),教育产品的属性和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注:王善迈.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1999,(6).)。还有学者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教育经费来源中主渠道与多元化的关系(注:李经天.论主渠道和合多渠道并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26(1);江小惠.建立高等教育多渠道投资体系的思考[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他们认为,根据受益者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要确保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主渠道作用,同时个人和社会要分别承担相应的高等教育成本。还有不少文献介绍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国际经验(注:韩骅.由谁付帐?西方高教投资的一个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1999,(1);陈伟.西方高等教育的政策变革和经费模式的机构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宋秋蓉.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趋势[J].教育与经济,2003,(3).)。 这些研究加深了对问题的了解,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有关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研究较少从历史的数据出发,描述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及其变化,分析高等教育经费不同来源的特征及其发展前景。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研究提出的高教投资多元化建议,如鼓励企业团体办学、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股票、彩票、允许一定额度的投资利润回报、兴办校办产业、利用银行信贷筹措资金(注:胡瑞文.陈国良.中国高教筹资多元化:成就、挑战和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1,(7);陈万明.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探索[J].江苏高教.2002,(2).),不仅显示人们对高等教育产品属性认识的模糊,对高等教育政策可操作性的忽略,也表明人们对过去若干年内多样化高等教育经费收入的构成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必要的理解。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