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现代性研究在经济学、法学、人类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文化及文学研究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研究这些缺陷与不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是以追求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其基本使命的。综合起来看,中国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性研究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弊病。 弊病一:以文化解释者的主体性遮蔽文化存在的客观性,缺乏对文化运动自身复杂性的认识 中国文化的解释者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从未接触过外国文化的中国学者。他们自信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眼见体察,因为他们自始至终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完整语境里,但其实他们未必深知中国文化的优劣利弊,水中之鱼是不能跳出水外去客观评说水中冷暖的。第二类是海外华人。他们熟悉中国文化,同时由于其乡土情结和自身的文化身份、文化地位直接与中国文化有关而高扬中国文化,甚至在一种遥望与回忆中将中国文化完全美化。第三类是成长于中国文化中,以后或因长期游学国外、或因大量翻译外国文化著作、或因大量阅读外国著作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视野的中国学者。他们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异域视野的启迪中能够发现常人所不能察觉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对中外文化各自在对照中显示的优劣利弊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但他们对两种异质文化的解释很容易此时此地因胭脂说其美,彼时彼地因麻斑而又定其丑;他们对异域文化之间的比较很难严格在相同层面或统一标准上进行,往往拿西方文化的精华来指责中国文化的糟粕,又拿中国文化的精华来指责西方文化的糟粕,或来个中庸将一切文化想当然地调和得无比圆满完备,并美其名曰“世界文化”或“全球文化”。第四类是外国学者。他们虽然能够客观观察中国文化,但由于处在中国文化之外而极难在根本上洞察中国文化的真正全貌与复杂内涵;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同时也多有误解甚至隔阂,很难洞见其中的秘密与奥妙;他们对中国文化语码的解读与接受只是简单地从公开出版的书刊报纸入手而很难深入原生态的文化内部亲身体验,难以觉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中国部分甚至大部分书报文化的有限与遮蔽。加之部分西方人或希望中国永成古董以供鉴赏,或出于嘲讽与误导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方面不可告人的目的,因而常常不遗余力地鼓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特别提出的还有第五类。这类学者有三种情况:一是另类,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表示强烈不满,力抗中国传统,诅咒中国社会,对讲究民主、自由、平等的西方文化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二是由于看到了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许多弊端,认识到现代性的复杂性与悖论性,企图重新张扬中国文化,以求得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纠正与弥补;三是经历了中国政治的太多运动与斗争,在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消磨了自己的文化追求与思想个性,宁愿成为“紧跟派”,也不愿再去冒险或自讨苦吃。 在西方,有人希望中国永远落后愚昧,中国人也特别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与文化殖民,加之国家主义情绪与民族主义情结,于是中国文化史上便不断出现保守主义潮流。同时,出于对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追求,从“五四”以来就一直存在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潮。三种思潮的对话不是站在一个平台之上。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不管多么“激进”或“自由”,都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去努力建构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保守主义不管怎样全面稳妥、爱国爱民族,甚至也讲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但其目光始终是面向过去,将文化追求的价值基础封闭在传统与历史的陈迹之中而不是现实与未来的创新之上。三种思潮似乎互相撞击得很激烈,但其实都只是中国文化的一元,它们在各自的文化视野中都具有其各自的文化依据与存在的合理性,但都不能代替中国多元文化的实际客观整体运动。他们之所以互相批评,是由于不恰当地将自己的文化观点看作了中国文化在实际存在中的客观整体,同时从根本上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本来实际整体存在是在各种文化既彼此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复杂合力中诞生。客观地说,一个文化人不可能以全知全能的身份了悟与评判一切文化,他总是站在一个特定文化视角来表达其文化观点的。由于文化是人的文化,而人是有时间与空间局限的人,所以,文化的解释永无完美与定格。不同的人对同一文化及不同文化的感受的不同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无可回避的局限性。文化本身很复杂,人本身也很复杂,以一个非常复杂的主体系统去研究另一个非常复杂的客体系统,世界更显示了无比的复杂。而如果试图在文化运动中扮演文化英雄的角色,必然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论争。 弊病二:以化约化观点简单对待民族化与西方化、古典化与现代化、传统与世界之间非常复杂的关系,缺乏对其作以具体语义场的动态理解 民族化与西方化对应,侧重于空间形式,其超越性概念是世界化;古典化与现代化对应,侧重于时间形式,其超越性概念是传统。西方化与民族化互不包含,但都能面对世界化:民族化以民族性走向世界,西方化以西方性走向世界。古典化与现代化互相排斥,但其中都有传统的存在。古典化与现代化中都存在民族化问题,但古典化不具有世界化,而现代化意味着世界化。真正的民族化不排斥而是追求现代化与世界化,化民族其实是在化现代与化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西方化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西方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的意义,但它并不等于现代化与世界化,虽然它目前在中国人眼里似乎就是现代化与世界化的代表符号。严格来说,民族化的对应概念并不是西方化,东方化才是西方化的对应概念。在东方,除了中国文化,其他民族如印度文化与日本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民族化的对应概念应该是世界化。民族化并不专指中华民族化,它是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而言的,但习惯上我们普遍将民族化默认为中国化。其实,应该用本土化或中国化来表达,与本土化对应的概念应该是他族化而不是西方化或者世界化。同样,西方化也并不专指美国化,美国化更不能代表世界化,也许在经济上可以代表,但在文化上却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