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能是当今世界人文学科最令人头疼的概念之一。伯明翰学派主帅威廉斯的“文化研究”事业,就是从“文化”等概念的“基础性工作”开始的。本期我们编选了李醒民的文章,爬梳诸家定义,细述个人见解。探讨文化的十大特征,展望了文化研究的未来进路。宋志明先生则细致研究了冯友兰先生的文化三说:“文化类型”说、“继往开来”说和“道统新续”说,指出冯说时代性与民族性统一,“新性”与“旧情”会通的突出特征。黄国益也讨论了钟敬文先生的文化分层理论。钟先生一生关注民间,立足本土,推举“中层文化”,强调民俗本于文化的观念,他主张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学”。 无疑,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研究是学界各科学人倾力关注的共同问题。陆贵山先生论证了多重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二重性。赵剑英、干春松则通过对中国人面对近代以来政治社会巨大变革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做出的不同反应与艰辛探索,表明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既离不开自身的历史传统,又不能简单回归本土思想资源,而必须立足于全球问题背景,建构创新,才能成功地回应文化认同危机的挑战。王岳川理出一条清晰的后现代谱系学脉络;徐亮则对中国当下文化与后现代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我们已经面临技术-经济层面的后现代现状以及改变了的文化语境,不可能重蹈“现代-后现代”的线性发展的路数。 与此相应,全球化自然也是当今文化关注的重要话题。唐逸探讨中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深入分析了文化的层次性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周文中教授则撰文讨论“全球化”与“中华文艺”之关系,切陈怀念中华文化伟大历史的肺腑之言、痛心之言,呼吁我们从美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发扬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和“文人精神”。《经典文化的失宠: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世俗消费的民主》一文,描述了当代文化中精英主义的式微与文化范式的调整。认为经典文化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久而久之沉淀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发展到不允许不同声音发言的地步;在作者看来,这种精英控制的等级阴谋不但损害了普通大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更有可能扼杀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作者的论述有别于传统的文化理念,可以参考。陈向义则从波普尔“世界3”的理论来研究生活质量的历史文化向度,立论新颖。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终极原则。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生活质量开掘了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中日益趋向于精神、心理的含义与未来趋势。 本期的关键词是“非物质文化”。近几年随着中国的昆曲和古琴音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学术界也已有一批机构和课题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本期选发胡敏中的文章意在推波助澜,引发更多的同道瞩目并投身这一宏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