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文化多样性:现代化进程中陷入困境的传统文化的出路 在现代化特别是全球化进程中,一些传统文化的自然进程受到扰动:一些传统文化加 速变迁,另一些传统文化甚至濒临灭绝。这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国际环境中,也出现在 发展中国家内部。比如中国云南的诸多少数民族,其女性服装服饰更多保留着传统文化 的特色,男性成员的服装则“汉化”得很厉害;而国内大中城市的男性汉族居民则通常 已是“西服革履”了。这一方面说明了普遍交往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让人产生文化多 样性降低的忧虑。 现代化的一个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蕴含了国际分工的理论 假定,即是说,各种生产都应该在资源配置最合理、最经济的地区而不是每一个民族国 家中进行。这在传统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虽然也要视国际政治关 系情势而定。但现在进入了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的时代,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凸显出来: 是否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也要接受国际分工的选择,无论是主动的还是 被动的?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有一些文化已经不具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人类社会说到 底是否应该贯彻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这样提问比较尖锐,似乎在要求人们挺身而 出,甚至“誓死捍卫”某些传统文化。 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希望使用“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的提法作为“政策 工具”。这是一个从生态学中借用的概念。人们指责现代化甚至包括农业现代化过程对 人类的生态环境做了过于片面的筛选和改造,一些做法长远地看是有害的。人们发现, 一个多样性的生物圈对人类的长远利益是适合的;而且人们在进行科学尤其是商业活动 时也应更加谨慎,不宜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改变。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生物多样性 是一个可检测的指标工具:一个好的环境总是保留了更多的生物物种。即使一些看似对 人类无利甚至有害的生物物种也不应让它们灭绝;而一些对人类有益的物种也不宜任其 滋生繁衍,破坏了生物圈的平衡。将这样的态度搬到文化领域里来,就形成了保护文化 多样性的观点,意思是说,比较强势的文化未必就是惟一有价值的,而种种弱势的文化 当中也可能蕴藏着导引未来文明发展的智慧。 使用“文化多样性”这一理论或政策工具的优点在于,可以巧妙地“悬搁”对不同文 化的价值评判。人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外在的、可量化的尺度:任何现存的文化品种,再 弱不能任其消失;再强不能任其独大。在趋同的全球化与保持差异性的文化多样性之间 现在可以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 可能谁也不会把法国当代文化当作传统文化,无数的现代主义艺术派别都是诞生在这 个最能容忍差异的国度里。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崛起、文化贸易昌盛的形势下,连法 国这样的欧洲国家也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文化发展的压力。这才令人惊讶!难道欧洲真的 也“老”了吗? 然而,法国人的政治智慧是高度发达的。他们希望在国际法框架内寻找并确立保护文 化多样性的合法性依据。起初他们仅仅是以“文化例外”的名义,在世贸组织中与美国 等“文化大国”抗争,慢慢地也发现,以文化多样性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框架 下进行周旋更有效。于是他们推动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宣言》,并进一 步要将这个《宣言》发展成为一部“公约”,即《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以下简 称《公约》);希望由《公约》确认,缔约国有在其境内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主权,并可 在境内外承担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义务。在这个问题上,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的利益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相一致,也在行动上结成了较广泛的“ 统一战线”。或许,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陷入困境的各传统文化的一条生路。 二、文化多样性如何才可能得到保护? 也许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一些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以为,只要这部国际公约获得通过, 这些传统文化就安然无事,不再受到现代化或全球化的侵扰了。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这还不仅是个法律的执行力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清楚,这部国际法律所要保 护的对象可能是什么。 文化是什么?除了与自然相区别,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公约》草案也界定了文化概念 ,说它是“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内存在的一整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 除了艺术和文学以外,还包括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但这种 意义的文化是无法保护的,这样的保护除非是隔断所有文化间的联系。国际知识产权组 织的代表就曾坦言其难。因此《公约》希望保护的是“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 公约》的全称就是《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我们必须能将“ 文化”解析为“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甚至是它更进一步的载体,才能利用法律的 形式对其加以保护。让我们试着做一次这样的解析。 1.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 文化固然应该是活生生的,表现为生活方式、整体认同和特征体系。国内许多学者提 出要对某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所谓“原生态”的保护;在有关国际会议上,也可以听 到有官员或专家说文化放到博物馆里就是死的,只有在现实中才有活力。但这样的文化 “原生态”只会是各种抽象的理论形态,其所指也不完全明确。现实中任何文化的发展 都是流动的、不断变迁和进步着的。因而任何不变的“原生态”都是不存在的。如果在 今天还要让一个民族进行全封闭的发展,不仅不大可能,而且未必道德。文化间的相互 影响是普遍的,边界清晰的文化“原生态”也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