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启迪 作为非西方文明主要代表之一的中国,长期以来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欺压,为 了民族生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长期的遭 受屈辱,不断的奋起抗争,如今昂首屹立在世界上的经历,对中华民族面对全球化时的 心态,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时候, 我们更应该加强“文化自觉”的反思,使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状况,摆正在世 界上的位置。 “文化自觉”的含义应该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 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因为世界上不论哪种文明,无不由多个族群的不同文化融 会而成。尽管我们在这些族群的远古神话里,可以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强调自己文化 的“纯正性”,但严肃的学术研究表明,各种文明几乎无一例外是以“多元一体”这样 一个基本形态构建而成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总结了多年来研究的心得,提出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试图阐明中华民族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实体形成的 过程。 在我们探讨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给了 我们一些启示。我们知道,古代中国人的眼里,“中国”就是“天下”,也就是被看作 是一个“世界”。所以中国人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不是现代西方人所指 的一个“民族国家”的“统一”或“分裂”(比如南北朝鲜、东西德国),而是一种“世 界”的分崩离析和重归“大一统”。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分分合合,纷争不断,但 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大趋势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主线,而且即使是在“统一”的 时期,统治者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经济形态等方面,仍然允许在某些地区、某一阶 层、某种行业中保持它的特殊性。古代中国这种分散的多中心的局面,究竟是因为怎样 的内在机制、怎样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才得以存在?这样“和而不同”的局面有什么 优势和劣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要素在这里边起了什么作用?古代的中国人究竟是 怀有怎样的一种人文价值和心态,才能包容四海之内如此众多的族群和观念迥异的不同 文化,建立起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努力研究的 问题。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分分合合”的历程中,终于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族群,形 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 所以,在中华文明中我们可以处处体会到那种多样和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早在公元前 ,号称“诸子百家”的战国时期,出了那么多思想家,创立了那么多学说,后来为什么 会“独尊儒术”,能够“统一”?儒家学说中又有什么东西使它成为一种联结各个不同 族群、不同地域文化的纽带,从而维系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还有,许许 多多的族群在融入以“汉人”为主体的大家庭时,是以一个怎样的机制,使原本属于某 一族群的文化,发展成由大家“共享”的文化?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怎样 “友好共处”,是一个比较复杂、棘手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成功解决的范例 。比如古代犹太人在中国的经历,就是一个例子。人们通常认为犹太民族是一个宗教观 念非常强烈的群体,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传统文化氛围里,在中国的犹太人 ,逐步融合到中国的社会中,没有发生像在西方社会,犹太人由于受到压制而不断强化 民族宗教意识,甚至发生冲突的现象。还有在辽、金、元、清的时候,统治者在不同民 族、不同族群的地区,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因地制宜,顺应当地民众的传统文化、信 仰和习俗来进行统治。但是,这种“顺应”又都统一在更高一层的“国”的框架之内。 这些例子,说明中华文明的结构和机制,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一代代先人在实践中 的不断探索、积累、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协调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古人高 度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实施的“民 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等政治制度,无不缘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也有与“异文化”交流的丰富经验。我相信 ,在今后中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能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 明之间的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跨文化研究的人文属性 人们常常把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看成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政 治、军事、综合国力等方面的比较,像是在做一种“力学”关系的分析。这样的分析不 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不全面,因为文明、文化都是关于“人”的事情,所以要搞清楚还 得从“人”入手。 文明、文化都是抽象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这样 的实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人们常常有一种倾向,遇到文明、文化之间的问题的时候,会 不自觉地把它当作社会实体之间的问题来处理。要知道,文明和文化都具有浓厚情感、 心理、习俗、信仰等非理性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靠简单的逻辑论证、辩论、 讲道理就能解决的。我们大约都有过在处理涉及感情、心理、习俗等等这些问题时,讲 不清道理的经历。所以,在处理跨文明关系、跨文化交流这样更复杂、更微妙的人文活 动时,就要求我们运用一套特殊的方法和原则,最大限度地注意到“人文关怀”和“主 体感受”。这是一项涉及到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里的,以 “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 在对跨文化的研究中,理解“人”,理解人的生物性、文化性、社会性;人的思想、 意识、知识、体验以及个人和群体之间微妙、复杂的辩证关系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 为,人的上述特性通过交流、传播和传承,可以成为群体共有的精神和心理财富,并在 这一群体里“保存”下来,达到“不朽”,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不同 文明、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也存在着这种交流、传播和传承。 从总体上说,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各个文明得以“不朽”的最可靠的保证。一种文 明、文化,只有融入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世界文明中,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人们常 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不错的;反过来说,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才能使这个民族的文化长盛不衰,也很有道理。所以,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固步自封 ,对其他文明视而不见,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只有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 世界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不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这是惟一的出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