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 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当前,在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过程中,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 和”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 讨。 一 中国“和”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概括地 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易经》上讲:“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意思是依据天道的 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 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二是合二而一、仇 必和而解的辩证法。《易经》讲“一阴一阳谓之道”,强调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 强调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宋代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 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王夫之对此十分赞赏,指出“太和,和 之至也。”明代哲学家方以智在《东西均》中则明确提出了“合二而一”的思想。三是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 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发展的真谛。四是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和语言,重视建立融 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倡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志同道合”、“同心同德”、“和衷共济 ”,才能做到“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从而“天下同归而殊途”。五是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于《易经》中的两个命题 ,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讲的是进取精神, 后者讲的是宽容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可以看作中国文化 优秀传统的核心,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所谓“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就 是内在地包含了“和”的内涵、“和”的理念的,是主张“和”、重视“和”的。六是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孔子的《礼记·礼运篇》描绘了重诚实、讲仁爱、求 友善、修和睦的社会蓝图。 二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人面对 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党 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和飞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切相连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 出和逐步形成的。“和谐”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 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 社会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的提法,在党的十六大上 已初见端倪,甚至是呼之欲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则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能力。”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 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反映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吸取中国“和”文化的有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得到了 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认同。 在学习和研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时,有些同志也有一些担心和疑 问,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思想理论层面。有些同志担心,强调“和谐”与构 建“和谐社会”,会不会导致取消矛盾和斗争,以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以矛盾对立统 一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中庸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矛盾和斗争,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又是两者结 合的互补点。第二,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以前一些较强的话语,如“革命战争” ,“阶级斗争”,现在要弱化;一些以前较弱的话语,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现在要强化。思维方式和理念也会发生变化,由你死我活到和而不同,由阶级分析到 利益整合,由阶级斗争为纲到构建和谐社会。第三,“和”并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也 不是排斥矛盾和斗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是不一样的,讲“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以“和”是包含异,承认差异、差别、乃至矛盾和斗 争的。其次,实际工作层面。有些同志有顾虑,强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会 不会导致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抹不开面子,迈不开步子,该决断的不敢决断,该负责的不 敢负责。对此,应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十分具体地落实到 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多的地方,我们的领导干部越是要深入下去,这才是真正 对人民负责,才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所以,当“和事佬”与构建“ 和谐社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再次,国际战略方面。有些同志有疑问,强 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会不会不利于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反对政治单边主义 和文化霸权主义。我觉得,这种疑虑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讲的全球化,是多元文化互动 的全球化,而不是什么世界整齐划一,强令他人接受唯一的价值观的全球化。全球化对 弱势文化的冲击是很强烈的,反全球化的声浪所以连绵不绝,就在于对全球化片面性的 批评中,除了对全球化加剧贫富鸿沟、社会分裂、环境灾难的不满以外,很重要的一个 方面就是对民族文化和传统在全球化时代生存与延续的焦虑,从而提出了“谁的全球化 ”的问题。对任何民族来说,全球化是不应回避的,也是不能回避的;而文化的自主权 则是不能忘记的,也是不应忘记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世界是总 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从某个局部,某个片 断来看,是冲突与紧张;从总体趋向和最终结果来看,是交流、对话与融合。国内的求 稳定、求发展、求和谐,与对周边国家讲安邻、睦邻、富邻,在国际交往中讲合作、信 任、共赢,讲照顾彼此关切,寻找利益共同点,是相互联系的。文化的冲突是客观存在 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但总的趋向,还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即取长补短,共存共 荣,圆融通达,和而不同。当然,“和”不是没有条件,而实力就是至关重要的条件, 没有实力,“和”就可能是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