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研究的合法性与知识背景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式启动了现代化工程。现代化建设打破了 以往闭关自守的局面,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逐渐加大了政治改革的力度,这引发了社会的全面转型。由 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市场经济 直接引发了大众文化的兴起,并逐渐成为文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其受众多获得 了精英文化难以企及的影响,还逐渐向主流文化渗透。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个 体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张扬人的个性,推崇人的自由便获得了合法性,追 求欲望满足和感官享受一时弥漫开来。但随之而来的道德滑坡、人文精神失落与金钱拜 物教都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进入90年代后,传媒业发展迅速。时尚、影视、网络等文 化消费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 复杂。这一方面引起了美学研究者的关注,导致了美学研究对象重心的转移,也是审美 文化研究兴起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美学研究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而 影响到当下的美学研究。 现实的发展也给传统的美学研究带来了挑战。由于传统的美学研究既难以有效地解释 现实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又难以有效地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美学 研究亟待变通研究思路,克服过去那种偏重于纯理论和逻辑思辨式研究方法的弊端,以 适应现实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状况,以此作为切入 点来改变传统美学的提问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希望能从学科变革的角度克服其僵化 的模式和脱离实际的倾向。实际上,审美文化研究也是美学切入现实的较好的途径,它 希望通过美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推动美学研究的发展。 从80年代末起,中国知识界的知识共识逐渐趋于瓦解:有的学者开始反思启蒙话语的 局限;有的学者干脆放弃了思想启蒙的理想;有的学者选择了退入书斋从事专业化研究 的道路。此外,以后现代主义为主的各种“后学”在中国学术界大行其道。在解构的浪 潮中,一些知识分子对80年代的文化进行了一次重估。由此,90年代的学术风气也一改 80年代的激昂与亢奋,显得较为平实,注重学理、知识增殖与学术规范成了90年代学术 研究的显著特点。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一方面促进了学科研究的规范性,有利于知识分子 侧重于从学科建设、本领域的知识增殖角度来推进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知识 分子的分化,由于个体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他们把主要精力分散到各自的专业领域, 形成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专业知识分子,这也使80年代形成的“学术共同体”趋于解体, “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恰当地概括了90年代的学术研究,对概括中国90年代的美 学研究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在对待西学方面,90年代学术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80年代对西学的盲目崇拜,开始 怀疑西学的普遍价值,以谨慎的态度评价西学的得失,并注意考虑其使用的语境。在对 待传统文化方面,90年代的学术界一方面能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再把 它视为阻碍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知识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消极 性,剔除其糟粕的同时,也积极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吸取其精华,服务 于社会及国家的文化建设。“国学热”对这种潮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审美文化研 究也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 审美文化的基本含义 “审美文化”这个概念是真正的“舶来品”,据金亚娜考证,前苏联学者在20世纪80 年代曾使用过“审美文化”的概念。陈超南、姚全兴认为,实际上,使用“审美文化” 的时间还可以提前:“一是‘审美文化’这词出现在40年代(1941年或之前);二是内涵 相近的用词还可以向前追溯。”[1](P12)实际上,德国的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 》中曾使用过这个概念。肖鹰考证了中国学者使用这个概念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后期 ,金亚娜等学者开始使用从苏联美学中引入的审美文化的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的基 础是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和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美学,它对中国学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理想主义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把审美文化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乌托邦;二 是泛化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把这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概念泛化为一个泛指所有人类 审美——艺术活动的概念。”[2]聂振斌则认为,中国引进这个概念主要受到西方后现 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审美文化’这一概念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中国学者接受了 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后提出来的,并以此来阐释新时期所出 现的文化、艺术、审美现象。所以,‘审美文化’概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 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文化现象。”[3] 具体到对“审美文化”概念的理解,有人认为,可以先不界定这个概念,而从研究一 些具体的审美文化现象和问题做起,然后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李泽厚就是这样认为 的:“审美文化研究事实上确实已经超出了经典美学的范畴。我所讲的美学‘家族’, 就有这个意思。至于说到什么是‘审美文化’,我仍然认为不一定非得先确定它是什么 东西才可以去研究,模糊一点没有关系。”[4]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必须先有定义,然后再根据定义研究具体问题,但他们对 审美文化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美学界对审美文化概念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几 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