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以来,全党全社会已 达成共识:文化必须面向市场,在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为此,党 和政府陆续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注: 如文化部于2003年9月4日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计二十 四条),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 》,及《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等。2004年3月 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自明年“五一”起全国 文化场所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规定;以及以中央名义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 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此外还有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等部委颁发的一系列文件,都对 国内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不同程度地打破了行政垄断引入了 竞争机制。)这些举措都在根本点上触及到了精神文化发展的内核,都关乎文化建设和 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良好的市场意识和市场环境可以激活和变革僵化的文化体制,但 在实践中不可过分倚重“看不见的手”,更不能惟“市场”马首是瞻,甚至不加区分笼 统地以文化产业化来推行或替代文化体制的深层变革。切实地认识到文化问题的真正所 在:在当前泡沫式的“繁荣”中正掩盖着文化的苍白和乏力,一种普遍的文化理想的丧 失,因而,文化理念的培育和文化形象的塑造和重构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点和核心问题 ,也是文化面向市场增强凝聚力和涵摄力的航标。 一 关于改革的思路,中央是明确的,诚如李长春同志在试点工作会上提出的,改革要从 两个层面进行,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采取: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 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单位,采取: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 增强活力。问题的关键是在具体实践中要对二者做出恰当区分,两个方面均衡、协调、 可持续发展才是文化体制改革诉求的目标,不能在实践中走向极端,以一个来压制或僭 越另一个;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分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即便事业单 位主要靠投入,也有一个面向市场的问题,而产业单位走向市场,自谋出路,但对于关 乎民族、国家文化形象的大项目或基础设施,国家也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这 里,涉及到了文化体制改革最为核心的关键词,即对“市场”的理解。文化面向市场, 有其不同于其他领域和产品的特殊性,在我们的市场观念中必须有高于“看不见的手” 的健全的理念的引导,这个市场必须能涵盖和满足不同阶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必须能够 张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和塑造具有涵摄力和代表性的文化形象,不能任凭这只“手” 的牵引,置文化中“虚灵的真实”于不顾,而在经济维度的单向度上纵横驰骋。同时, 在警惕日益滋生和蔓延的“市场至上”和市场运作的平面化之际,充分凸显市场环境和 市场氛围对文化繁荣的积极意义。正确理解市场内涵,确立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 础性作用,使市场在大文化事业格局中起到真正的优化整合作用,以应对新一轮全球化 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对我国的冲击和挑战,切实面对当下文化发展中存在 的“战略性短缺”这一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乃至经济安全的突出矛盾,通过培 育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把繁荣文化事业和加 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具体而言之,就是文化建设 要全国一盘棋,由政府主导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推进全国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 努力建设良好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和公开、公正、公平的文化市场竞争环境,彻底根除 过去那种上面“三国演义”,下面“八国联军”的混乱局面,铲除行业、地方自我为是 的保护主义弊端,从根本上把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上来,实现文化行政行为的法律化、规范化、理性化,为文化繁荣和产业发展营造更加 宽松的空间。 在全球化语境,文化的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当前, 文化不断地扩张它的内容和疆域,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要超越其狭隘的单纯所指,要有 一种全球性的眼光和视野,正视当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世界发展趋势,通过制 定文化发展战略参与和配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家整体战略发展和国家形象建 构,来改革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以积极姿态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真正繁荣文化事业。因此,文化面向市场,不单单指 经营性文化走产业化之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也同样离不开市场,也要在市场中找 到自身的适当位置和生长点。“长期实践已经证明,以市场的手段发展经济,以计划的 手段发展文化,在体制上保持‘两张皮’不仅不利于缓解,而且只会加剧矛盾;不仅不 利于提高发展速度,还会抑制发展速度的提高。过分强调文化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特 点,是使文化的建设脱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注:参阅张 晓明等编:《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4 页。)因此,我们要在正确理解市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文化实际的可 行的发展战略,通过面向市场的文化体制改革将之贯彻下去。 市场作为与国际接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清醒地洞察到它 正日益受到一种声音(模式)的主导,这种声音就是美国模式,甚至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 国化的别称。这种统一的声音在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对于文化发展未 必就是好事。诚然在国内的市场上可以享受到美国文化带给我们身心的娱乐,但这种模 式的侵蚀正蚕食着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并不切 己的消费文化并不能满足当下所有阶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这种全球化趋势下 的统一不仅使民族文化独特的精华失色,而且是在大地上往外拔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根。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将是关系到全世界生态健全的一个 基本政治筹码和经济筹码,同时也是国内和平的保障。因此,在倡导文化面向市场时, 文化的市场化必须有一个限度,必须受文化理念的规范和制约,对于复杂的文化体制改 革不是简单的市场化可以一了百了的。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选择才是市场繁荣的“表征 ”,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能够涵摄不同层面消费需求的文化,才会具有凝聚民心、情 感以及整合矛盾的力量,才能保障广大民众具有文化选择和消费的自由,才能谈到对文 化理想和价值境界的祈向,才能在无所不在的市场中为“虚灵的真实”这一指向人心的 向度留下一个生长空间。产业化所带来的片面繁荣不能惠及所有老百姓,也不是文化体 制改革的目的,文化改革一定要击中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