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在抗战时期作为陪都重庆的迁建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 业等云集于此,众多文化精英荟萃,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内蕴丰富的临时文化圈——抗战 时期北碚文化圈。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此文化圈进行整体梳理和理论反思。此文化圈 抗战八年所积蕴的丰厚文化资源,对民国时期北碚文化的塑造、繁荣和提升,以及对建 国后北碚发展的深远影响,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其中,诸如卢作孚、卢子英兄弟 的社区建设实验,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的民众教育启蒙活动,各迁碚文化事业机 关团体的文化教育活动,北碚实验区的对外交流、借鉴与示范等等,对于今日北碚发展 战略,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照价值。全面清理北碚抗战文化资源——包括精神资源 和物质遗址,“绘制”出抗战时期北碚文化地图,从而提出合理保护北碚抗战文化资源 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北碚”的视角提出北碚开发新构想。以抗战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北碚”,实现北碚文化战略新发展;以“文化北碚”促北碚文化旅游,以北 碚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抗战精神作为北碚展示自己、走向世界的精神内核。 一、北碚文化圈的形成 (一)卢作孚的文化奠基 1927年前之北碚,盗匪横行,商旅不通,迷信重重,人民愚昧。虽在1918年由地方人 士成立过峡防营、峡防司令部,1923年成立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地方 仍不安宁,无大改观。1927年2月15日民族实业家、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出任峡防局 长,着手组建峡防常备队、特务队、手枪队等,肃清匪患,整顿市场,使一土匪啸聚之 地逐渐归于安宁。培训青年方面,先后训练多期学生队、少年义勇队、警察学生队,为 峡区事业服务。大兴市政建设,兴办地方医院,平民公园,民众体育场,温泉公园,填 洼清污,整扩街道,设置路牌,打破神庙,建立博物馆,成立西部科学院。设立民教处 ,成立民众夜校,修筑民众会场,创办峡区图书馆、实用小学、兼善中学,成立石印社 ,兴办刊物《学生周刊》、《工作周刊》、《嘉陵江日报》、《北碚月刊》等。卢作孚 还以“化匪为民,寓兵于工,建设三峡”为宗旨,大办实业,创办天府煤矿,三峡染织 厂,兴修川北铁路,等等。十年生聚,锐意开拓,北碚市政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秩序井 井有条,经济、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注:参见:《峡区事业纪要》,峡防团务局印,1 933年8月,无出版社;《峡区事业纪要》,峡防团务局编辑发行,1935年3月,无出版 社。)而卢作孚立足于北碚的乡村建设实验(1936年正式成立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 乡村建设实验区,其弟卢子英任区长),在今天看来,类似于西方现代社区建设。提倡 集团生活,营造公共空间,建构公共理想。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注:卢 作孚在民生公司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做事有两重目的:第一是自己尽量的帮助事业 ;第二是要求事业尽量帮助社会。”民生公司刊物《新世界》第85期,收罗中福、李萱 华、唐文光、罗成献、龙世和编《卢作孚文选》,西南师范大学1989年,第249页。)改 变一团散沙的社会格局。北碚的乡建实验通向卢作孚极为宏阔的文化理想:乡村现代化 ——国家现代化。即“在这一乡村里为中华民国作小小的实验,供中华民国里小至于乡 村大到国家的经营的参考,其经营止于一点,其帮助则愿意到各方面。”(注:卢作孚 :《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集》,华中师范大学19 91年,第284页。)10年乡建,北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初 具规模,为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划北碚为迁建区准备了颇具实力的社会基础。由此可 见,卢作孚的北碚乡建实验也不同于后来到此间办学兴教,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 育活动的晏阳初、粱漱溟、陶行知等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是整体入手 ,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互相倚重;后者诸君走的是兴办教 育一途,资金主要靠募集。因此卢氏事业是真正社会化的乡村建设,非同于后者的乡村 教育和民众教育。 (二)抗战时期北碚文化圈的生成和繁荣 国民政府1937年底迁至重庆,北碚水陆交通便利,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山多林茂,利 于防范空袭,被陪都政府定为迁建区。大专院校、行政机关、文化团体、工矿企业等大 量涌入,专家学者云集,一时北碚被喻为“陪都的陪都”。(注:周顺之:《抗战时期 迁驻北碚的国民政府机关和科研文教单位》,北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 的北碚》,1992年印行(内刊),第1页。)卢氏兄弟所开创的北碚事业继续发展;而“外 来的和尚”们以大量的、经常的演讲、演剧、电影等活动和社会调查研究,给不断生长 中的北碚文明注入新鲜血液。北碚生活方式因此发生着深刻变化,北碚文化圈也因此在 卢氏兄弟的现代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基础上得以生成。抗战八年,北碚不但成为日寇轰炸 期间陪都重庆安全的“后院”,而且,在陪都政治和抗日战云的历史机缘之下,北碚文 化圈以其高度密集的精英集聚而光华四射!其生成和繁荣也成为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现代 史上一个极为典型地文化个案。显然它不同于抗战时期另外的文化重镇昆明、桂林、香 港等。一则乡镇与都市有别,北碚是真正泛着泥土气息的民间;二则乡镇虽小,却在陪 都左近,以“小陪都”之谓浓缩了从民间到官方的复杂、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处都 市虽大,却尽是一群“江湖”流亡者,难比北碚社会的“立体感”。 二、抗战时期以抗战文化为主体的北碚社会历史文化的构成 北碚文化圈层次复杂,包蕴丰富,但其社会历史文化的构成至少包括如下内涵: (一)卢氏兄弟以北碚为中心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现代社 区运动,推行集团生活,注重社会秩序,强调工作效率,以人为本,注重训练人的素质 ,发挥人的潜能。北碚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公共空间和北碚人强烈的公民意识使北碚成 为民国时期中国的一个极为典型的文化个案,它为中国乡村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 宏大命题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范本和理论启示。卢氏事业自抗战前兴起,一直延续至民国 的终结,它既超越了抗战的时代主题,又是对抗战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改造的一种极为务 实的个体性探索。它以民间参与的方式,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承担意识和公民精神,这正 是抗战中国维系存亡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内核,因此,卢氏事业理所当然地纳入北碚抗战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晏阳初、粱漱溟、陶行知等人在北碚歇马场、金刚碑和北碚附近的合川草街子开 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育活动的文化教育事业。三人此前分别在河北定县、山东邹 平、江苏晓庄等地试办乡村教育。他们一致选择了走进民间,在占中国版图绝大部分的 乡村,对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平民施教。抗战烽火的驱赶和卢作孚以实业促教育的乡村建 设试验模式的吸引使他们与北碚结缘。他们虽然主要采取学校教育的方式,但把整个民 间社会作为课堂,使得他们比“五四”文化启蒙的呐喊、比30年代知识精英关于“大众 化”和“化大众”的讨论更为务实。他们是民国时期众多“教育救国”的教育家之杰出 代表。其工作既应和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又超越了民族抗战,指向中国人“作新民 ”(晏阳初等创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宗旨之一)的人的现代性嬗变和最终的国家现 代化。抗战时期的北碚有幸成为他们贯彻教育理想、实现济世抱负的人生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