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北京文化史,首先要思考北京文化的特点与特质何在。北京是好几代的首都,是 京师,京师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它的政治文化。研究北京文化史,要善于从这一点出发 去看问题,去思考一切,理解一切。最近刚好有机会接触到有关研究宣南文化和北大、 清华等校校史方面的一些问题。现在就把我在这几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大家说说,不当的 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关于宣南文化研究 宣南文化(或宣南文化空间)的研究,是北京史上很重要的问题,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 成绩。但是,如果沿有着有清一代政治文化发展这条线索来考查,那么下面这些地方或 其中的某些层面,我认为是过去研究工作中所不曾充分注意到的,可以适当展开和加强 ,从而对宣南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将认识得更加到位。我认为,这 样来论述、界定宣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为过: 1.乾嘉汉学的发源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崇儒重道”、“稽古右文”, 先后组织编撰了《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工具书,又编撰了《四库全书 》。学术界人士在这种极特殊、极复杂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继承和发展了明代由陈确、 顾炎武等人所开创的以音韵训诂和考据见长为显著特征的学风,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 乾嘉学派”(内部又分为“吴派”、“皖派”等)。其著名代表人物惠栋、阎若璩、胡渭 、万斯同、戴震、钱大昕、朱筠、王念孙、王引之等,在京期间基本上居住、活动于宣 南。“吴派”、“皖派”这些名称,是就创始人的籍贯来命名的。同时代的常州学派、 桐城派的情况也是这样。但事实上这些学派都不是在创始人的原籍,而是在北京形成的 。试想,如果戴震不长期住在北京,庄存与、刘逢禄不长期住在北京,也就是说,他们 这些人不生活于、思索于这样的政治文化环境中,那么,哪里有历史上所谓“皖派”、 “公羊派”的出现呢?至少,戴震不一定碰得见凌廷堪,刘逢禄不一定碰得见龚自珍、 魏源。这样,历史面貌就一定和现在大不一样了。近代也有类似的例子。鲁迅如果不是 随着南京政府迁到北京,而是继续留在老家——不论绍兴还是杭州当中学校长,那么, 五四时期鲁迅的精神面貌,恐怕就会和现在的很不相同。由此可见,按照创始者的籍贯 给学派命名的做法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以为这些学派都是在苏、皖各省形成的,其实都 是在北京,更具体点说是在宣南形成的。 2.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开创地。清代嘉道之际,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由于英国、俄国 势力在中亚、西亚一带的扩张活动日益加剧,西北边疆渐趋动荡不安。当时英国的势力 已扩展到了新疆南部边境,俄国也不断对当时中国西北境内的巴尔喀什湖地区实行武装 渗透。道光年间所发生的张格尔叛乱,同光之际所发生的阿古柏侵占新疆南路八城事件 ,就是典型的事例。我国历史上凡是边疆发生大事,文化界反映最强烈的地方通常是首 都,这几乎成为一条“历史规律”。嘉道以来所兴起的那一股热衷于西北地理、蒙古史 研究的新风气,就是这种形势的反映。代表人物有祁韵士、徐松、程春海、程大理、龚 自珍、魏源、张穆、何秋涛等。这批学人一般居住在宣南或来往于宣南,现在,还保留 着一些他们互相邀约谈西北问题的史料,所以这股风气也形成于宣南。 3.近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拟议策划的发源地。晚清政治体制的改革方案,在戊戌 之前已经有人在策划(20世纪30年代柳诒征先生影印过他所搜集到的包世臣、沈钦翰等 人所拟方案的手稿);戊戌时期一切就明显了。由于替政府中的改革派出主意、拟方案 的人一般都住在宣南,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时的宣南比作改革派的“兰德公司”。改革派 人士的意见形成之后,又通过聚集在宣南的士子把这些意见散布出去。这样宣南又成为 “宣传口”。政治文化的这种聚散性,只有京师,特别是在宣南这种汉族官员和士子居 住情况比较特殊的地方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其他地方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4.近代中国教育改革方案策划的发源地。清末教育改革实现学科转型,即由“四部之 学”转变为“七科之学”。所谓“四部”,指的是经、史、子、集四部。所谓“七科” 指的是文、理、法、商、工、农、医等知识性的学科体系。实现这种转变必须翻译大量 西文和日文书籍作参考,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在宣南进行的。参与谋划或决策的官员,一 般也都住在宣南。当然,彻底转变是在民国以后,但开始在宣南,这也是十分清楚的。 5.政治传媒、近代报刊的诞生地。中国古代就有“邸报”或“宫门抄”。19世纪以后 ,西方传教士首先在南洋、华南一带创办了一批近代中文报刊。戊戌维新时期,国内才 出现了第一次办报高潮。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宣南后孙公园创新的《中外纪闻》 ,是北京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报纸。到1898年,北京先后出现8种刊物。到1 911年辛亥革命为止,北京共出版报刊160种。辛亥革命后,报刊发展迅速,竟成为与上 海并立的全国报刊发行中心之一。宣南的琉璃厂自明清以来,即是图书销售的聚集地, 而清末民初在北京所创办的报刊以及通讯社、印刷所、发行所等,也大多集中在宣南, 宣南也是中国的政治传媒大道之一。 6.中国京剧的诞生地。京剧诞生于北京,具体说就是诞生于宣南。这个问题大家不会 有什么不同意见,所以不必多说。但由于京剧今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一 种重要成份,所以我们必须提到它。我认为京剧研究工作者必须加强京剧与西方戏剧( 歌剧、舞剧、话剧)的比较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使我们反过来更加深入地认识京剧的特 点和优点,更加深切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实力。多年来,国内许多人迷惑不解的“京 剧在国外吃香,在国内不受欢迎”的“怪现象”,只有在中外戏剧的比较研究中,才能 把种种“奥秘”,即所以如此的种种“所以然”寻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国人对京剧的 认识。这种问题,不是空喊几声“国粹”就能解决的,而必须把京剧放到世界戏剧的比 较研究中,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