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演习及其特点 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频繁举行军事演习。1999年,美国与南海周边各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多达14次。2000~2002年,美国与东南亚国家联合举行军事演习共23次。2003年和2004年美国又同东南亚国家陆续举行了“肩并肩”、“金色眼镜蛇”、“对抗虎”和“卡拉特”等多次军事演习。 这些军事演习同90年代中期以前的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参演人数和冷战结束初期相比有大幅回升。冷战结束后,美国曾一度削减了其在东南亚的驻军,缩小了演习规模,而且还一度中断了与东盟某些国家的传统联合军事演习。但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新审视东南亚在其亚太安全战略部署中的地位,逐步恢复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演习,演习规模也有所扩大。在2001年的“肩并肩”系列演习中美菲各派出约2500名官兵,而2004年2月美国先后与泰国、菲律宾举行的“对抗虎2004”和“肩并肩2004”等军事演习不仅时间持续半个月左右,而且投入的人员都超过千人,特别是与菲律宾的军事演习,参演士兵近5000人,演习规模之大可想而知(注:王伟东:《透视“9·11”事件后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载《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2期,第28页。)。 (二)军事演习有从双边向多边扩展的趋势。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演习从双边逐渐向多边扩展,特别是美泰“金色眼镜蛇”、美菲“肩并肩”演习扩展成多边军事演习。2002年新加坡加入“金色眼镜蛇”演习,标志着美国的这一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2年的“金色眼镜蛇”演习邀请了更多的观察员国观摩演习,数量从2001年的9个激增到18个,几乎包括了东盟所有国家。中国、越南、俄罗斯三国作为观察员首次参加了该演习。由于只有先成为观察员,才能成为演习的正式成员,因此观察员国数量的陡增标志着美国在东南亚的演习有参与国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注:《泰美新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金色眼镜蛇”出洞》,新华网,2002年5月16日。)。 (三)突出了反恐科目的演练,且带有实战背景。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演习中增加了反恐科目。以打击阿布沙耶夫武装为目的的“肩并肩02—1”演习本身就是反恐演习,而“肩并肩02—2”、“金色眼镜蛇2002”等演习也都增加了反恐科目。如“金色眼镜蛇2002”演习就设想突发炭疽菌事件等,增加了对付生化武器恐怖攻击的训练。例如,过去美泰和美菲军事演习都是以“外敌入侵”为背景,但冷战结束后随着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强敌入侵泰国和菲律宾”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美国开始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九一一事件前,演习主要围绕“国际维和”进行,目的是提高演习各方在联合国主持实施维和行动时的协同能力,演习的科目包括非战斗人员撤离、医疗救助和工程救援等。2001~2002年的演习显著增加了联合反恐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确实希望铲除“基地”组织在东南亚的残余势力,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为其在东南亚的演习找到了新的很好的借口(注:宋予:《美国在亚太地区联合军事演习成为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载《中国国防报》2003年8月25日。)。 (四)持续时间长,部分演习长达半年以上。从90年代开始,美军与东南亚国家举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包括“肩并肩”、“双重突击”、“金色眼镜蛇”等。这些演习时间彼此衔接,几乎是一个演习结束另外一个演习就开始准备举行。原先,美国在东南亚的演习持续时间一般为半个月左右,但2002年美国借反恐需要,与菲律宾联合举行了为期半年的“肩并肩02—1”演习。 如此长时间的军事演习是前所未有的。且就在6月底美军撤离期限之前, 菲律宾政府又宣布鉴于反政府武装仍在菲境内进行恐怖活动,菲政府同意美军延长在其境内的时间,继续训练菲律宾部队进行反恐行动。2003年,在刚刚结束与菲律宾的“肩并肩”演习和与泰国联合举行的“金色眼镜蛇03”演习后,美军又于6月初起分别与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为期两个月的例行性“克拉特—03”双边合作海上战备与训练演习。这次军事演习是美国与东南亚国家举行的规模最大、参演国家最多、演练科目最多、涉及区域最广、持续时间较长的一次演习(注:American Navy Times,June 18,2003.)。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加强与这些国家在作战计划、指挥与控制以及战术领域的协调合作能力。演习的科目有:海上机动、海上通信、指挥与控制、潜水与营救、人道主义救援、海上巡逻、舰队集结、实弹射击、两栖登陆、丛林生存、城市战及反恐演练等。另外,美军在与每个国家举行演习的时候还要专门抽出时间举行研讨会,并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通过军事与民事合作巩固美军与当地人员的关系。 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新变化 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与东南亚国家频频举行军事演习,从中可见美国东南亚政策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恢复和加强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 东南亚地区扼守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咽喉,对美军部队从西太平洋向印度洋和海湾地区的调遣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从经济上说,东南亚地区一直是美国的重要市场。从1993年到1997年,东南亚地区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地。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减少了美国向这一地区的出口,但随着该地区经济逐渐复苏,双方贸易又开始呈现强劲增长的势头。2002年,美国和菲律宾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50.59亿美元,占菲律宾与美洲贸易总额的91.2%(注:《2002年菲律宾进出口贸易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商务参赞处网页。http://ph.mofcom.gov.cn/article/200305/20030500090658—1.xml);2004年,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印尼成为美国的重要进口来源国,分别排在美国进口来源国的第10、16、19和26位(注:《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2月26日。)。因此,为了维护美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二战后美国先后和菲律宾、泰国等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并在菲律宾建立了军事基地。但1992年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完全撤出后,美国在该地区已基本没有永久性军事基地。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出于安全考虑,认为东南亚地区仍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地区,从而试图恢复并加强在那里的军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