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总统布什在多次演说中强调,今后几十年,美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进民主制度和根除“暴政”。相对于以“先发制人”为特点、以反恐为核心的其第一任期政策,这种以“民主化”和“打倒暴政”为核心的理论被欧美学者称之为“新布什主义”。 一、内涵与发展脉络 布什在今年1月20日其第二任就职演说以及2月2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宣称:世界上许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还未实现民主,美国负有在国际范围内促进“民主”与“自由”这一道德和战略使命;实现世界和平的惟一道路是“把自由扩大到全世界”;今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制度”以及“消灭暴政”。这是一项“需要数代人全力以赴的工作”。这种“不能让专制永存”的政治理念,超出了以往“布什主义”范畴,并将成为布什执政期间美外交与安全战略的主调。至此,“新布什主义”正式亮相。 新布什主义的出炉有一个从孕育到成型的发展过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归现实主义。第一任期之初,布什力图把美国从克林顿时期所倡导的国际主义、国际机制和“人道主义干预”中拉回到单边主义、新孤立主义和“美国利益至上”的现实当中,准备有选择地介入海外事务,以谋求狭义上的“国家利益”。这是布什政策向现实主义的重归阶段。 第二阶段:以反恐战争为核心。“9·11”事件打乱了布什执政初期以大国竞争为核心的既定战略思路,“反恐”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布什及其顾问频频发表讲话,论述恐怖主义和自由、暴政之间的关系。于是,“邪恶轴心”说、“先发制人”论、“融合战略”等围绕反恐战略主线展开的各种举措及政策接连出台,形成了以“反恐”为核心,“邪恶轴心”为主要打击目标,“先发制人”为准则,军事实力为基础,奉行单边主义的国家安全战略,从而逐渐形成了“布什主义”。 第三阶段,推进全球民主自由。布什主义因阿富汗成功举行选举而得到巩固,并将其早期所持的现实主义与美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相结合,从美安全利益出发,逐渐形成在中东乃至全世界推进民主和自由的战略与政策。布什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只字未提反恐战争,却着重陈述这样一种理念:美今后将支持所有国家的民主运动及在那里建立民主制度,最终在世界上“结束暴政”,至此新布什主义出炉。 二、新布什主义“新”在何处 “新”布什主义与“旧”布什主义的核心都强调推行美式民主与自由,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以长期保持美“一超独霸”的国际地位。新布什主义是布什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新之处主要是: (一)将“反恐”内容扩展为“推进民主与自由”。在“反恐”阶段,布什就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充满仇恨的意识形态”,要彻底铲除中东地区滋生的恐怖主义土壤,就必须对伊斯兰世界的现行体制进行民主化改造,并把和平解决巴以冲突、反恐、消灭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促进中东民主改革”,一起列为美在中东的四大政策目标,据此制定了“大中东计划”。美在推翻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后,布什意识到,以反恐为核心推进中东民主化这一目标太狭窄、分量比较有限,不足以赢得全球的支持,于是决心将“促进世界民主化”作为美“推进中东民主改革”政策的外延。2003年月11月6日,布什在美商会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初步拟定了世界民主运动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行动方案和工作重点。他指出,中东地区许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还没有实现民主,这是美今后几十年的政策重点;古巴、缅甸、朝鲜和津巴布韦是压制自由的国家;中国虽已具备一定自由度,但仍需在社会和宗教自由方面进一步放开。 (二)主要目标由“邪恶轴心”指向“全球暴政”。“9·11”事件后,布什大谈反恐、防扩散,目标直指伊朗、伊拉克和朝鲜3个所谓的“邪恶轴心”。随后,他又将长期关注和打击的对象扩展到“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失败国家”以及“流氓国家”。布什以“反恐”为名“顺藤摸瓜”,拟定了一张环环相扣、逐渐扩大的“黑名单”,即国际恐怖分子→恐怖主义组织→恐怖主义庇护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邪恶轴心”等,将一切异己与“恐”挂钩,将反恐战争扩大化。 今年初,布什又提出“扩大自由空间”直至“根除世界暴政”的理论。1月18日,国务卿赖斯在美参议院会议上透露出布什心目中的6个“暴政”据点:朝鲜、伊朗、古巴、缅甸、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然而,美最终目标不仅是这6个“据点”,而是还包括布什认为正在民主倒退的俄罗斯和美今后最主要的对手中国。在1月2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布什直言要俄接受“西方价值观”,指名中国要“尊重人权”、“尊重”分裂分子,并称暴政是美政策今后几年,乃至今后几代人的打击目标。 (三)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时并举。布什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以单边主义和偏重军事实力这样一种战略手段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国家安全。新布什主义则开始强调外交和软实力的重要性。今年初,布什在访欧时宣称:“我们追求的国际目标要求美欧保持紧密的伙伴关系。”国务卿赖斯也在巴黎称:“我广泛使用‘实力’这个词,因为比军事实力甚至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实力、同情实力和希望实力。”为此,布什政府呼吁增加对国际组织、“千年挑战账户”计划和全球艾滋病防治计划的资金投入。美新近推出的政府预算案将可自行处理的开支削减近1%,砍掉了150项国内计划,却增加了公共外交经费。美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交流(包括海外研究中心、海外图书馆、访问计划)经费增加了近25%。(注:美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布什发现了外交的重要性”,新加坡《海峡时报》,2005年2月28日,转引自《参考资料》 200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