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被称为美国的官方或半官方哲学。它以生活化和商业化为特征,强调人的创造性,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际效果看作是检验一切理论和学说的标准。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实用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起过重大的促进作用,它对当今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依然深远。 一、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1.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由来 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实用主义产生于1880年,1940年后日趋衰落。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实用主义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 美国的实用主义可以分为古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早在19世纪70年代,一个戏称为“形而上学俱乐部”的团体,开始聚在一起进行非正式的讨论。经常参加的有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小查尔斯·S·皮尔斯和威廉·詹姆斯。[1](P.200)这个学术活动被学者们看作古典实用主义的兴起。皮尔斯首先提出狭义的实用主义,随后詹姆斯将其大幅度地泛化。新实用主义又称逻辑实用主义,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合流的产儿。属于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逻辑实用主义,在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和补充的过程中迅速流行,直至20世纪末还方兴未艾。[2](P.648)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威拉德·奎因、H·普特南、R·罗蒂等。 2.美国古典实用主义运动三位大师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C.S.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在1877年和1878年《普及科学月刊》上分别发表文章《信仰的确定》、《怎样说明我们的思想》。他认为信仰的产生是思想的唯一功能,人思考,并得出一个满足某个疑问的想法时,这个人的不安就结束了,他按照这个想法去行动。他说:“考虑一下我们以为我们的看法的目的会有什么结果,那就可以想象它可能会有实际意义。那么,我们对这些结果的看法,就是我们对这个目的的全部看法。”他坚持认为不同的调查研究者最终一定会发现“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法。”“所有进行调查研究的人最终注定要同意的观点,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理,而这个观点中所指出的目的,就是实在的。这就是我解释现实的方法”。[1](P.202)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原则根据一个概念作为行为基础的实际结果给这个概念的意义下定义,范围较小;并且他强调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于一致的性格或一般的观念。 实用主义的主要奠基人威廉·詹姆斯在美国实用主义运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了开创性作用。在其代表作《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中他将实用主义原则发挥并系统化,使之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哲学思潮。 詹姆斯在书中说:“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须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3](P.31) 詹姆斯的思想涵盖了实用主义的方法论和真理观。首先他反对形而上学,他赞同哲学史上一切经验论者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说“在鄙弃一切字面的解决,无用的问题和形而上学的抽象方面,它与实证主义是一致的。”詹姆斯认为形而上学的许多概念都是与实际生活格格不入的,因而是毫无意义的;哲学应当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关注人自身以及人所思维、所创造的一切有关问题。“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真正重要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生命本身会变成什么样子?”其次,詹姆斯认为哲学能鼓舞人们的灵魂,使人们勇敢起来;而实用主义是一种方法,它避开了传统哲学的积习以及无谓的字面争论,从而趋向于事实、行动和实际经验。如果要判断一个概念或观念的真伪,只要观察这个概念会引导你做出什么样的行动,从而会引起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如果某两个概念的意义不同,那么他们必须在实际效果上存在着某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只讲效果,不讲原则是非的折衷主义,詹姆斯的“走廊理论”[3](P.30-31)就是一个典型的折衷主义。第三,詹姆斯认为实用主义者的真理观是和他的方法论密切联系的,是以追求实际效果的方法论原则为宗旨和出发点的。也就是说,真理必须有实际的效果;掌握真理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导向生活中某种实际需要满足的手段。 约翰·杜威对詹姆斯的实用主义进行了修正。他反对近代哲学的心物二元论,强调人所面对的、生活于其中的、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是人的视野或经验中的世界,是经过人的作用和改造了的世界,而不是人以外的世界本身。他认为世界一旦成为人的生活和经验的对象,就失去了其自在性,因此,哲学所应关注的不是去论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世界或唯心主义所说的精神世界如何自在地存在,而是去揭示人作为主体与世界这个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新实用主义者没有统一的学术观点,但他们都共同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的关注认知过程中人的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把生活作为探讨问题的出发点,否认有所谓建立在“对象世界”基础上的纯客观真理。 威拉德·奎因认为,检验知识意义的最小单位,既不应该是洛克、休谟所主张的一个观念,也不应该是逻辑实证主义所主张的一个命题或句子,而应该是整个科学理论系统;检验科学理论真伪的准则,不应该是“经验的观察”,而应该是经验的实用性。这样,他就以实用主义的原则代替了经验证实的原则,使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化了。普特南明确指出,没有任何所谓的中性的、与人的参与无关的“客观事实”,一切认知活动都渗透了人的价值观念;罗蒂也从根本上以人的社会特性解释并取代认知活动中非人的客观特性,从而把认识论化解为伦理学,取消了传统哲学中认知活动的客观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