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是战后日本外交的出发点,也是长期以来日本地区外交的重中之重。从各个方面看,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投入都无与之比肩者。日本对东南亚地区外交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一个有力的证明是2003年东盟10+3首脑会议刚刚落幕,12月11~12日,日本和东盟便在东京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显示了日本和东盟国家间非同寻常的关系。日本外务省官员称其为“历史性首脑会晤”。回顾战后日本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过程,不能否认日本成功举办这次会议有其顺理成章的成分。 一、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回顾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日本的内政、外交处于美国的操纵之下。1952年4月《旧金山对日和约》生效,日本才正式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在冷战格局下,日本只能把目标定位在地缘相近、有着广泛市场和廉价原材料的东南亚、南亚国家。 1.“福田主义”的象征意义。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以“战后赔偿”为突破口,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外交蹒跚上路。经过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相互妥协,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赔偿与准赔偿是以产品和劳务形式支付的。通过这种形式,日本于50年代后期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60年代以后,双方经济关系更加密切。日本不仅对东南亚的出口迅速扩大,资源、能源的进口也大大增加。日资企业、合资企业相继开办,并投资开发马来西亚的铁矿、泰国的锡矿、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菲律宾的铜矿等。岸信介1957年两次出访东南亚、南亚国家,成为战后首访两地区的日本首相。在推进对东南亚经济外交的同时,日本在政治上作为“亚洲代言人”的地位得到巩固。日本变赔偿为经济外交手段并获得了成功。 以1967年8月8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发表《曼谷宣言》为标志,东盟作为亚洲重要的地区性组织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此时的日本已相继超过英、德,成为新崛起的世界经济大国,具备了独自开展经济外交的雄厚实力,与东盟的外交在向经济关系倾斜的同时,政治与文化关系也开始得到加强。70年代佐藤、三木、田中内阁也都在处理对东盟国家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方面加大力度,由政府到民间,从贸易、投资到“政府开发援助”,东盟在日本亚洲外交中占有日益重要的位置。 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越战结束,美国撤离印度支那,东盟在地区的作用日趋明显,也给日本对这一地区的外交提供了绝好的机会。1976年福田纠夫借东盟成立10周年之机率团于1977年8月遍访东盟。在马尼拉,福田发表了《我国的东南亚政策》的演讲,强调:(1)坚持和平路线,不做军事大国。(2)在广泛领域建立“心心相印的信赖关系”。(3)积极提供合作,为实现东南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这三条通称为“福田主义”。 “福田主义”一是标志着日本东南亚经济外交的成功与调整,由注重“赔偿”、贸易、援助为中心的“经济外交”向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转移。二是标志东盟政治、经济地位提高,整体力量增强。东盟成立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外交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逐渐增强。1971年11月,东盟第一次外长会议召开,发表了《东南亚中立化宣言》,表示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并谋求中立;对内强化经济合作与发展。东盟作为统一、独立的整体力量第一次明确地显露,自然引起日本朝野的高度重视。 2.80年代中期对东盟外交的调整。日本调整对东盟国家的外交目标,可概括为“经济合作继续、政治关系加强”。80年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区域化成为热门话题。日本重新审视其地区和世界战略。“正如美国对中南美各国、西德对欧洲共同体各国、欧洲共同体对非洲各国给予特别关照一样,我国对太平洋地区各国给予特别关照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我国已具有仅次于美国与西德同等的经济力量”(注:《大平正芳》,中国青年出版社年,693~694页。)。环太平洋合作设想呼之欲出。凭借六七十年代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外交的成果,配合日本大国外交战略目标的确立,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得到发展和加强,贸易额在1985年达到635亿美元。东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经济实力增强,在地区外交中的角色日益重要。日本调整与东盟的关系定位显得突出起来。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平、铃木内阁时期,日本外交的调整态势便已初见端倪。中曾根上台后,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愈加凸显,东南亚作为日本外交根基最巩固的地区,成为80年代中期日本亚太外交的重中之重。竹下等历届内阁也都重申:尊重东盟的主导精神、坚持和平发展路线、不做军事大国。 80年代中期,日本调整与东盟关系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当时国际形势变化: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并于1978年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另一方面越南在原苏联支持下与中国对抗,并干涉柬、老两国内政,谋求建立“印支联邦”,激化了越中、越柬矛盾,也使地缘相邻的东盟各国深感不安,东盟国家积极寻求与美、日加强关系。双方的相互需要,使得日本与东盟关系的政治色彩一度超越经济,给人以成为政治上“平等伙伴”、经济上“相互合作”关系的印象。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3.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与东盟关系的新趋势。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导致日本再次定位与东盟关系的一个分水岭。东南亚国家对日本“救场”的希望以及日本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使日本重新认识到经济因素在对东盟外交中的分量。日本重新检讨对东盟“经济外交”的地位和作用,以确保在尽可能长的时期内继续充当亚洲经济的“主角”,配合实现国际政治领域的“大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