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亚外交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开始的。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各种 原因,中亚在日本外交中长时间处于边缘的位置。但日本外相2004年8月底的中亚之行 似乎要一改中亚已在日本外交中沉寂了十多年的状况。本文拟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日 本开展中亚外交的历程、战略意图及日本发展中亚外交的前景。 日本开展中亚外交的历程 (一)起步阶段(1991~1997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美关系作为日本外交的基轴一直占据着日本外交的主要位置 。20世纪70年代后期福田内阁提出“全方位外交”路线,指出日本不仅要与发达国家之 间加强合作,同时也要促进南北之间的协调发展(注:[日本]渡边昭夫:《战后日本对 外政策》,[日本]有斐阁1985年版,第325页。)。此后,日本从自身利益及未来发展出 发,为配合美国亚洲战略的变化,显示了高度重视开展亚洲外交的姿态(注:宋成有、 李寒梅等:《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77页。) 。但日本的亚洲外交在冷战期间还仅限于东亚、东南亚和“石油危机”以后的西亚,对 其他地区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冷战时期的中亚五国是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出现在国际 舞台上的,即便与日本有联系,也只是作为日苏关系的一部分出现的。 1991年“八一九事件”以后,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的浪潮中,中亚各 国也相继宣布独立(注:中亚各国宣告独立的日期分别为: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 和吉尔吉斯斯坦宣布独立;9月9日塔吉克斯坦宣布独立;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宣布独 立;12月2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参见宫少朋等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史》,世界 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中亚五国从此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了国际行列。 中亚的这一变化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各大国纷纷同中亚各国发展外交关系,希 望能在中亚这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的争夺中抢得先机。致力 于成为“政治大国”的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日本在1991年12月28日正式承认中亚五国 ,并在1992年4月之前先后与中亚五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注:参见日本外务省网站。http ://www.fofa.go.jp)。日本于1993年1月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大使 馆。 这一时期日本的中亚外交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是以经济援助和人员培训及技 术支持为主要手段,尤其以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为开路先锋,加快向中亚地区渗透 。 中亚五国于1991年底独立后,日本同年就开始接收这些国家的研修员,并派遣了专家。在1992年10月召开的支援原苏联地区的东京会议和1993年4月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上,日本各承诺了1亿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其中的一部分便提供给了中亚五国(注:金熙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另外,日本于1992年和1993年分别向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提供了紧急救灾援助。在1992年10月的东京会议上,日本还承诺在1993~1995年的三年内从中亚五国接收300名研修员,并向这些国家派遣经济管理专家。另外,日本还在通信、金融、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协助中亚各国进行开发调查,同时开始研究能够对哪些基础设施提供日元贷款,并已对其中一些国家开始实施无偿援助。为了便于扩大对中亚国家的援助,1993年2月,日本对中亚地区派遣了由政府各有关省厅的30名成员组成的经济合作调查团,向这些国家说明了日本的援助计划,了解了各国的经济改革进展情况,以此把握各国对援助的实际需要。从1993年5月起,日本连续向中亚派遣规划调查员,调查可以提供援助的项目。 (二)发展阶段(1997~2002年)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大国都看好中亚地区极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和极丰富的能源 资源。但冷战结束后初期,该地区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扩 展也使该地区包含着不稳定因素,使一些大国只能望而却步。日本也是如此,在1997年 以前日本的中亚外交仅处于调查研究阶段,采取的一些行动也仅限于经济援助和人员培 训。 1996年除塔吉克斯坦以外的四国终止了自独立以来经济连续恶化的状况,经济开始回 升。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0.5%,吉尔吉斯斯坦增长了5.6%,乌兹别克斯坦增 长了1.6%,土库曼斯坦国民收入增长了0.5%。1997年,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也有了 1.7%的增长,其他四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注:许嘉主编:《冷战后中国周边安 全态势》,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7、368页。)。而且自1992年开始的塔吉克 斯坦内战的双方也于1997年6月27日签订了《关于在塔吉克斯坦建立和平和民族和睦的 总协定》,同时发表了莫斯科声明,宣告塔吉克斯坦内战结束(注:许嘉主编:《冷战 后中国周边安全态势》,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在这样的形势下,世 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快了中亚外交的进程。美国的举动尤为引人注目。1997年7月21日 ,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在霍普金斯大学发表了题为《中亚和高加索通向未来的路线图 》的讲话。这次讲话和美国研究机构的有关研究都表明美国对该地区战略地位及能源的 高度关注(注:[日本]铃木美胜:《欧亚大陆成为冷战后竞争的舞台》,载[日本]《世 界周报》1997年10月7日。)。美国很快将主导该地区安全秩序的设想付诸实践,自1997 年9月14日以来与七个国家在中亚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德、英、法等欧洲国家也对这 一地区展开了能源外交。面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美欧势力影响扩大的双重压力,俄罗 斯深感腹背受敌,加紧制定维护自身利益的对策,而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也得到稳步 发展(注:金熙德:《日美基轴与经济外交:日本外交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8年版,第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