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2003年,2004年是国际时局乱后求稳的一年。经过2003年伊拉克战争及大国角 逐的疾风暴雨,2004年伊拉克转入战后重建,美国单边主义在过分表演后有所回调,美 与俄德法等因伊拉克战争而受到损伤的关系开始着手修复,相互间又摆出了合作姿态。 世界经济的普遍增长尤其令人增添了几分轻松。但是,稳定中有动荡,合作中有竞争, 在相对稳定的表层之下,国际时局依然湍流滚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伊拉克重建——牵动全局 2003年,美国对伊军事行动的出奇顺畅,使观察家们一度对美国占领及重建伊拉克的 能力不敢妄加揣测。然而,2004年伊拉克局势的发展揭开了谜底。尽管美国拥有以高机 动性与精确打击能力为支柱的第五代军事装备,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但要征服一个民族 ,尤其是征服一种文化,其难度与罗马帝国时代或越南战争时代没有太大的区别。 2004年,美国重建伊拉克的各种困难开始陆续浮出水面,春季萨德尔起义使美国在伊 拉克的战略困境更加突出,“虐囚”事件曝光则使美进攻和占领伊拉克的合法性引起新 的质疑。美国的“软力量”严重受损,硬力量也受到牵制。不少伊拉克人对美国占领从 希望转向失望,对美军的定位从“解放者”转化为“入侵者”。国际恐怖分子从伊斯兰 世界的各个角落向伊拉克集中,并与伊抵抗运动合作,中东反美恐怖活动及伊境内反占 领活动在伊拉克实现了结合,伊境内带游击战性质的恐怖活动风起云涌,并愈演愈烈。 大大小小的爆炸、枪击事件和其他袭击事件天天都有,少则一日数起,多则一日数十起 。十多万美军一日数惊,伤亡不断,疲于奔命。到9月,驻伊美军死亡数超过了千人心 理大关,伤病近万。美军不但未能按计划从伊逐步撤军,且又额外增兵数万,战费也一 再追加。显然,美重建伊拉克、改造中东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预期。有观察家开始发问 :美国在伊拉克是否在重蹈越南战争的覆辙?美国是否在伊拉克陷入了“越南化”困境? 美国在伊拉克深陷困境牵动了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首先,美国不得不检讨战略,正 视美国力量的限度,收敛单边主义,在伊拉克重建及其它国际问题上寻求大国合作。在 伊拉克的困境成为美国谋求修复与俄德法等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动力。其次,美国虽然 没有收缩战线,但对另铺战线变谨慎了。如对伊朗核问题,美采取了多边姿态,借欧洲 力量争取和平解决。对苏丹达尔富尔危机,美态度也相对温和。在朝核问题上,美更是 尽量推迟摊牌时间。可以说,伊拉克的动荡,限制了其它地区危机的升级。 当然,问题也有另一面。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逼迫美国增加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投入, 加强了美国对中东能源的掌控能力。美国以伊拉克为基地,乘势向中亚——里海——高 加索等地跃进,扩大了在欧亚大陆腹地的影响。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影响 有了新的大幅提升。 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高潮迭起 与阿富汗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及震慑作用非常有限。不仅如此, 伊拉克战争还是国际恐怖主义在2004年强烈反弹的刺激物。这是因为美打伊名为反恐, 实有谋霸意图,引起了国际反恐联盟的分裂。美在伊的被动处境及对伊“入侵”特性, 使国际恐怖主义获得了重新集结力量的机遇与口实。阿富汗战争捅了恐怖主义的马蜂窝 ,迫使国际恐怖分子四处逃亡,伊拉克战争却使国际恐怖分子有了新的集结地点和活动 场所。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在伊拉克重新集结。伊境内带有恐怖活动特点的反美游击战 对各地的国际恐怖分子有导向和鼓励作用。2004年,恐怖活动此伏彼起,达数百件,造 成数千人伤亡,并在西班牙、印尼和俄罗斯分别形成三次恐怖袭击高潮。 2004年的国际恐怖活动,除了数量多、造成伤亡多外,还有袭击目标扩大、袭击范围 更广、袭击手段更残忍等特点。在别斯兰事件中,恐怖分子把手伸向了大批无辜的妇女 儿童。同时,恐怖主义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更直接。西班牙、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选举结果 都与恐怖活动加剧有直接联系。别斯兰事件不但导致俄与美欧关系紧张,而且成为普京 对内加强中央权威、对外谋求重建在独联体的权威、并向美“呛声”的动力。 但是,与恐怖活动反弹相比,反恐方面却显得有气无力、苦无良策、穷于应付。反恐 联盟较前松散,美国反恐联盟盟主的地位被美国自己在伊拉克的政策及其反恐动机不纯 所削弱,已难以恢复。美对拉丹的搜捕活动未达到预期目的。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长期化 趋势已经显现,国际政治仍将受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牵动。 大国关系——稳中有变 有人说:2004年的大国关系最没有特点。其实,没有特点本身就是一大特点。恰恰是 “没有特点”这一表像,刺激人们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剖析,理清2004年大国关系不 同往年的诸多新特点。 首先,在美国陷入伊重建困境、单边主义回调的背景下,多极化出现新特点。美国回 调单边主义,谋求大国合作,其战略本质是单极企图的收敛,也是多极化在经过一番曲 折后重新沿上升路线发展的曲折反映。2004年,多极化不仅出现重新上升势头,且表现 出了不少新的特点。一是,不言多极化,却造成了多极化势头上升。各大国很少提多极 化,媒体也较往年更少系统谈论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冲突,只是按个案分别议论美与单 个大国的具体矛盾,但多极化却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二是,不言反美,却造成了对美 制约。与2003年相比,德法俄等反美言论明显减少,各主要大国都有意修复与美关系, 回避与美正面冲突。但各大国在重大问题上自行其是,更加不附美依美,欧洲大国强调 欧美是“朋友而不是盟友”。三是,“多强”与“一超”合作与竞争并行不悖的特点更 突出。在反恐、朝核、伊拉克重建、伊朗核计划等问题上,“多强”与“一超”有积极 合作的一面。但在经贸以及其它具体分歧点上,如美欧在秩序观上、美俄在车臣、独联 体走势、中美在人权、台湾问题上,“多强”与“一超”该竞争时就竞争。合作与竞争 并存使“一超”有时又像是“多强”中的普通一员。这反映多极化是包含美国的多极化 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