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的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安南秘书长曾经说过,“改革是个过程,不是 一个(一次完成的)事件。”由于联合国改革牵涉面广,涉及各方特别是大国的利益,因 此改革的步履艰难。尽管如此,中国始终以其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了有关联合国改革的 各项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我国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还作为由秘书 长安南亲自设立的研究联合国改革问题的名人小组成员,直接参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咨 询工作。今年4月2日,由该小组倡议,在中国杭州举行了以“威胁、挑战与变革”为主 题的亚洲高级别研讨会。会议取得了如下共识:一,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联合国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随着形势的发展 ,联合国应进行必要改革,增加投入,加强协调,提高效率,从整体上提高应对威胁与 挑战的能力。二,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问题上,各会员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联合国 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事,是完全必要的。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应当 成为一个尊重各方意见,考虑各方关切,兼顾各方利益的过程。三,国际社会应以联合 国为主导,消除贫困,使全球化成为有利于各国人民的积极力量。发达国家应落实对发 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这些共识无疑有助于联合国的今后改革。 在联合国的改革问题上,人们最关注的自然是安理会的改革问题。这是因为在联合国 的所有机构中安理会的权力最大,只有它的决议具有约束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近 10多年来就安理会的改革问题已提出了许多方案,却没有一个方案能为大多数国家所接 受。 在联合国的机制内,中国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中国既是5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又是常任 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既要承担作为大国的责任,又要为发展中国家 争取更多的利益。为此,中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即支持安理会与时俱 进的必要改革,但改革应从纠正安理会组成不平衡入手,根据公平地域分配原则,优先 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美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 美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安理会 改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理会改革的成功与否。这些年来美国对联合国完全采 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合则用不合则弃,也就是联合国符合其利益的就支持和利用,不 符合其利益的则将联合国甩在一边,搞单边主义,或者另拉一些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 志愿者联盟”。它对联合国改革的态度是以是否有利于增强其在联合国的主导权为参照 的。例如美国曾明确表示支持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但由于德国坚决反对美国的对伊战 争,美国如今已改变态度。 从布什政府这几年对联合国的姿态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是反对安理会增 加成员的,无论是非常任理事国还是常任理事国。尽管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还曾接受将 安理会成员增加到21个的方案。美国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成员越多越难以形成共识,实际 上就是会对美国造成更多的制约,这是它不愿看到的。改变安理会的构成,实际上就是 改变国际秩序的框架。如果让美国人说心里话,则应只让美国一家拥有否决权。如今5 个国家拥有否决权已使美国深感困惑了,再增加岂非是自寻烦恼?在美国看来联合国面 临的问题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结构问题,所以仅从机构角度入手是无济于事的。美国还举 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例子,以证明不断扩容只会使其功能明显降低。 日本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 日本对通过联合国发挥作用是极为重视的,近半个世纪来日本对与联合国的合作可说 是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当初日本分摊的联合国会费仅为1.25%,但目前已猛增至19.5% 。迄今为止,日本已先后8次出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眼下它又获得了2005~2006年 期间的这一资格。 日本早就明确表示了希望联合国进行改革的愿望,其目标就是让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日本认为它为联合国做出了很大的财政贡献,理应得到这一地位。日本在成为经济大 国后,很快就确立了政治大国的目标,其具体标志就是常任理事国。在第46届联大上, 日本联合德国等15个国家,提出了修改宪章、扩大安理会的问题。 多年来日本政府始终在孜孜不倦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基础性工作”。对日 本来说,它的努力不外乎签支票。1999年日本就出资5亿日元,在联合国设立了“人类 安全保障基金”,用于消除贫困、艾滋病以及冲突和排除地雷等。此后日本又出资66亿 日元,用于资助科索沃难民回归和东帝汶重建。在2000年和2001年,日本又相继斥资40 亿日元和77亿日元。此外,日本还是联合国人口基金等机构的主要捐助国。与此同时日 本还先后参加了在柬埔寨、戈兰高地和东帝汶等地的维和行动。 但日本对历史问题缺乏诚恳的态度成了其软肋。例如朝鲜就一再明确表示:坚决反对 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韩国的媒体也对日本的这一要求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从道德标准 来衡量日本是不够格的。 欧洲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 由于欧洲各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所以欧洲国家对联合国改革 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 出于对发动二次大战的深刻反省,战后德国对其外交政策始终是非常慎重的,它一贯 将推动本国融入欧洲作为基本国策。因此德国政府对常任理事国的基本态度是:不主动 谋求。施罗德出任总理后,德国对争取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态度变得积极和明确了。今年 3月施罗德在联邦议院首次明确表态:德国将角逐这一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