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合论与融贯论 符合论不是一种关于真理的严格的理论,甚至不是一个稳定的理论流派,而是对一类真理理论的笼统的概括。在历史上,一些思想家对真理的看法各不相同,同时又有根本性的共识,这些思想家的理论被笼统地概括为“符合论”。在符合论这个大标题下,存在着多种可能的理论选择,因此,两个同样坚持符合论的哲学家可能在真理理论上存在深刻的分歧,这并不矛盾。所有这些真理理论之所以被归为一类,并统称为符合论,根源在于一个基本共识:真理之为真理在于命题(或理论、思想)与事实的符合。 同样,融贯论也是对一类真理理论的笼统概括。融贯论的基本观点是:真理的标准在于命题(或信念)集合内部的相互符合,而非命题(或信念)与事实的符合。 通常认为,符合论的最早表述来自亚里士多德:以是者为是、以非者为非即为真。[1] 符合论的真理是客观真理。真理标准在于命题与事实的对照,因此真理独立于我们的信念。无论是否已经被我们认识,无论我们是否相信和接受,真总是真,假总是假。用戴维森的术语表达,这种真理是“严格的非认识论的”。[2] 表面看来,符合论为真理建立实在论的基础。颇具讽刺性的是,这种强调客观性的态度可以导致怀疑论。毕竟我们生活于由信念而非真理支撑的世界中,一旦截断信念和真理之间的联系,使真理完全独立于信念,就会使我们在生活中面对这样一种尴尬:我们所相信的每一个命题都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所能领悟的一切都仅仅是信念,而真理独立于信念。真理客观化的结果是树立真理的崇高,作为代偿的是真理由于其崇高远离我们的实际生活。 符合论包含若干具体的理论困难。一个针对符合论的最常见的批评是:命题无法与事实相符。这个批评的理由在于,我们的全部知识均来自现象,所谓的“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事实并不存在,所以命题无法与事实相比照,真正有意义的比照不过是命题与现象的比照。对于符合论来说,这个批评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因为坚持符合论的哲学家总可以诉诸于一个意义含混但极具解释力的概念:“实践”。借助于实践概念可以逃避一切来自逻辑方面的攻击,因为实践是超逻辑的。此外,这种批评本身似乎也有问题:如果事实并不存在,那么命题与现象的比照似乎也不可能,因为命题与现象的相符(或不相符)似乎就构成一个事实。总之,“事实”是一个过分复杂的概念。 另一个严厉的批评直接来自融贯论。命题(或信念)无法直接与事实比照,比照总是依赖于引入更多的命题(或信念)。根据戴维森的分析,这个批评没有切中要害。([2],p.183)这个批评从假定真理的主观性出发,以否定真理的客观性结束,这是一个循环论证。符合论和融贯论基于不同的本体论假定,两个理论体系相互平行,从融贯论的假定出发驳倒符合论是有困难的。 根据戴维森的观点,针对符合论的最严厉的质疑在于这样一个问题:与真理相符合的是什么?([2],p.184)这个批评的思路基于“整体论”。符合论与早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多少有点相似:世界包括一系列事实,而事实与语句相对应,其要点在于各个事实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可以为每一个语句“分配”一个事实(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描述)。从整体论出发可以动摇符合论的根基。根据整体论,一个语句的真值不能独立地确定,而必须参照背景知识(“参照系”)。进而言之,背景知识中的语句的真值也不能独立地确定。这说明,一个语句的“真”(或“假”)必须和整体相关。于是,在判定一个语句的真值时,不可能仅仅比较这个语句本身与事实相符与否,而必须把所有语句(整体)都包括进来。在此情况下,与“真语句”相符的不是某一个事实,而是所有事实的总和。这样,“x与事实相符”变成一个仅与一个变量x相关的判断,这就推翻了符合论。 融贯论与西方哲学史中的唯理论传统有关,进而可以追朔到欧几里得几何学对西方思想的深刻影响。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比较符合论与融贯论,显然融贯论是更加成熟、完整的理论,因为融贯论依靠的假设较少,而符合论的解释能力未必更强。有趣的是,符合论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在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也是如此。20世纪初的英语哲学受实证主义影响较深,这使得融贯论在职业哲学家中有一定市场。针对融贯论的最常见的批评是导致相对主义。“真理的唯一性”是一个太容易接受的信念,虽然这个信念未必合理。融贯论很难解释真理的唯一性。另一个批评是我们的知识中总是包含错误的内容,在科学知识中也是如此,融贯论使得各个语句的真值相互依赖,一个语句的假即导致一系列(甚至全部)语句的假。许多哲学家(例如罗素)认为,“真”和“假”这两个概念与“信念”相关,但是信念的“真”或“假”有赖于信念本身之外的某种东西,这种观点不利于融贯论。[3] 符合论与融贯论是两种典型的真理理论,某些哲学家的观点居于二者之间。早期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不直接反对符合论,但消解了真理的“崇高”。[4] 詹姆士认为,“真的”不过是有关我们思想的一种方便方法。[5] 这种观点不反对信念与事实的“符合”,但“符合”不可以作本体论的解释,因此就本质而言实用主义的真理理论是反符合论的。值得注意的是,詹姆士对待符合论真理的态度恰如孔子所谓的“祭如在”:我假定它是存在的,至于它实际上是否存在,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并且没有必要知道;我之所以假定它是存在的,是因为这个假定“有用”,它本身是否存在无关紧要。实用主义者通常对真理采取这种态度。这种态度有深刻的一面,但确实容易导致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而且很容易被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