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5)02-0030-08 一 在柏拉图那里,辩证法概念首先出现在《美诺篇》中。诚然,柏拉图有一部分对话是 在复制其师苏格拉底的观点,但是,与苏格拉底不同的是,他提出了“本体”。而后, 辩证法概念主要出现在具有纯思辨意义的柏拉图对话诸如《斐多篇》、《理想国篇》、 《斐德罗篇》、《智者篇》和《斐里布篇》中;只是由于黑格尔以自己的辩证法为这些 对话做科学的辩护和阐释,它们才被视为柏拉图哲学中的精华,其中《巴门尼德篇》被 黑格尔视为古代辩证法之杰作,原因是它“对神圣生活的真实揭露和积极的表述”,而 且,作为优秀的东西,“纯粹概念”具有自身的“科学性”,或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科 学性”。(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上卷,第49页。) “辩证法”一词在柏拉图哲学中的所指为何,坦率地说,直到当下人们尚无法形成共 识;由于哲学家文化支持背景的差异,他们对柏拉图辩证法含义的挖掘显露出不同的旨 趣。譬如,在我国学者陈康先生看来,柏拉图的“辩证法”相当于现今的“哲学”含义 ,确切一点说,相当于眼下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部分;国外学者里查德·鲁宾逊认为,在 柏拉图那里,“辩证法即为哲学”。关于柏拉图的辩证法,黑格尔有着独特的理解,而 重要的是,柏拉图赋予辩证法的含义是原初性的,不光是对西方哲学乃至对整个西方文 化都产生穿透性的影响,这就决定必须从柏拉图的文本出发以求索其辩证法的蕴义。 从他的对话来看,直到《美诺篇》,柏拉图方提出辩证法这一概念。不过,他对辩证 法的较为明快和集中的表述是在《理想国篇》中。在第6、7卷中,他提出了“日喻”、 “线喻”和“洞喻”,这既平行又互补的三“喻”显露出他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契融,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辩证法家(“一个能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的人”(注:柏拉图 :《理想国篇》,534B、537D、533E。)从诡辩家中提升出来。 可以说,这样的人不仅置身可见世界而且更关注可知世界,不是搅乱表象而更要紧的 是追问本体;否则,事物的真实存在依旧外在于我。区分辩证法与否的又一标准是能于 “关系中观物”。在黑格尔那里,一个人的聪明与否的标准是察觉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 同。柏拉图的辩证法试题是:“能不以眼睛及其他感观,随真理至纯实在本身。”(注 :柏拉图:《理想国篇》,534B、537D、533E。) 有别于可见世界部分的可知世界的部分即为对理念世界的觉识,它是逻各斯自身借辩 证之力而至的知识,而可知世界之顶点就是善者之本体;与感观的知觉无涉,辩证法以 推论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不过这一切都是思想(思维)本身的劳作,而非外在于思想。 思想过程名之曰辩证的过程。其他科学,如几何学和与之相关的诸学科,因其所使用的 假设未经任何阐释,则无法清醒地洞悉实在,因此认识的结果无法成为真知识;依柏拉 图之见,“辩证法是惟一的这种研究方法,能不以假设而直升至初始原理自身,以便在 那里发见真实的根据”。(注:柏拉图:《理想国篇》,534B、537D、533E。)从教育体 制来看,柏拉图认为辩证法应被置于顶端,它君临一切,至高无上。 的确,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柏拉图是第一次明确地运用辩证法这一概念并将其提升至 哲学高度的哲学家。在他那里,辩证法与知识生成密切相关,并更多地显示出方法论的 特质;这又是通过存在与认识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人的知识由低至高,被分成以下 四个等级: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想象与信念属意见(opinion)范畴,是关于产生 世界的,或可见世界的,而理性或狭义的知识(knowledge)和理智属于“理性”范畴, 它是关于实在即可知世界的;意见所反映的是可见的东西及其影像;理智认知的是数学 的对象。那处于最高级的理性知识实即辩证法,其关注的对象乃是永恒不变的理念,所 以,辩证法是最高级的知识,无需借助假设就可以直接把握理念和第一原则。显然,理 性与信念的关系、理智与想象的关系实为理性与世界的关系、实在和产生世界的关系。 可以说,就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见的世界和可知的世界而言,这是对爱利亚学派巴门 尼德的“只有存在者存在”中的存在的继续追问,柏拉图的辩证法可看作是关于“存在 ”的科学,他是否称自己的辩证法为存在的辩证法倒是无关紧要的。不过,他曾明言: “当你们用‘存在着’一词时,显然早已深谙其意义为何。不过,虽然我们曾自信把握 其意,现下却茫然失措了。”(注:柏拉图:《智者篇》,244a。) 这倒并非是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的连柏拉图本人对“存在”也不甚了解 ,而是表明柏拉图要追寻存在,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的探究本身就是极好的证据。然而, 存在问题曾使柏拉图耗尽毕生精力,这一点海德格尔所言不无道理。在《形而上学》中 ,亚里士多德把存在作为他所论述的哲学研究对象中的重要一种。对存在的研究成了西 方哲学中的事实,这一点无需做出详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