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哲学概念的两种观察视角:逻辑的和语词的 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概念的语词特性。这个讨论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对哲学概念的“ 翻译”。但在传统的哲学平台上,翻译似乎天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哲学问题。这是因为, 为了使哲学成为严格科学,传统哲学家们总倾向于在应然的、理想的意义上使哲学概念 等同于逻辑化的概念。“逻辑化”的首要特征是形式化,它要求哲学概念具有康德意义 上的先验性根据;“逻辑化”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它要求哲学概念成为克里普克 意义上的“先天真理”(即像数学公式一样的真理),它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是“真的” ;“逻辑化”在语言分析中的基本实现手段是原子论的,它把陈述性语句当作基本的文 本单位,把对语句的成真条件的描述当作重要的处理手段。在此理解中,哲学概念应当 是“唯一的 = 普遍性的”逻辑语言。它属于一个单数形式的语言世界,即logic的世界 。单数形式的语言没有翻译的必要,逻辑如果是可翻译的,就不再成为逻辑。(注:美 国哲学家Micheal Krautz在谈到戴维森的“概念图式”时曾说,任何“概念图式”都是 不可翻译的。因为“概念图式”是自身融贯的(coherent)。假定我们选择另外一个“图 式”去翻译它,只能有两个结果:假定目标图式与“原本图式”具有相同的融贯性,那 就没有必要翻译;假定目标图式与“原本图式”具有不同的融贯性,也就无法翻译。这 被称为“选代性图式论证”。这一论证适合于说明逻辑与翻译无缘的理由。(参见 Krautz)) 如果囿于上述理解,翻译的确不是探讨哲学概念的合适角度。因为它首先承诺的是复 数形式的“语词世界”,即与特定自然语言、理论制度和信念束(a stock of beliefs) 相关的logos的世界。然而,正因为从复数形式的“语词世界”入手,哲学概念的一个 长久被遮蔽的特性才可能显现出来,这就是“哲学概念的栖身性”(dwellingness)—— 任何哲学概念或叙述总要栖身于特定的“语词世界”。 以上讨论无非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翻译如何是个哲学问题?但实际上,在20世纪许多西 方著名哲学家那里,翻译已经是个重要的哲学话题。对“翻译”的研究使他们的着眼点 从纯粹逻辑立场转向语词关注立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语词”是个隐喻。它 既指解释学中一向考察的本文,也是奎因在1960年发表的重要著作《语词与对象》一书 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针对奎因的说法,乔治·斯坦纳在《巴别塔之后》第四章中专门 探讨了“语词反对对象”(Word against Object)的问题。在那里,他特意将“语词” 与逻辑性的概念区别开来。此外,奥斯汀将他的一个重要文章命名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虽然中文通常将其译为“如何以言行事”,我却宁愿用笨拙一 些的译法:“如何用语词做事”。此外,库恩早期讨论的“范式”、戴维森所讨论的“ 概念图式”等,也大体涉及到语词世界的问题。 “语词世界”就是解释学最为关注的本文世界。在伽达默尔那里,本文的基本存在特 征在于其“流传性”。而当代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又给本文存在加上了另一个特征,即 空间性的“流通性”。(注:参见布尔迪厄所著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其中第 一篇的主题就是所谓“语言交换的经济学”(The Economy of Languistic Exchange)。 (Bourdieu,p.37-40))无论是“流传”还是“流通”都受制于时间的、地域的等非超越 因素。在此语境下,“翻译”对于哲学概念或哲学本文的“持存”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虽然人们一向期许着单数形式的理论形态,即philosophy, 但哲学理论总是以复数形式展现出来,即philosophies。 Philosophy和philosophies的区别十分类似于翻译中的原本与译本的区别。人们心目 中单数形式的Philosophy似乎是一原本,而复数形式的philosophies则像是各种译本。 对哲学概念的“翻译”研究就是要考察作为理想原本的Philosophy与作为诸译本的 philosophies的关系问题。假定将原本与译本的关系记作“原本-译本”这样一个二项 式,其中的关系符号“-”具有明显的“两可性”(ambiguity): 其一,如果把“-”理解为“=”甚至“≡”,则得出“译本 = 或 ≡ 原本”。在这里 ,符号“-”象征着一座通达无碍的桥梁,只要采取还原的方式就可以从译本走向原本 的彼岸。显然,上述等式蕴涵着“原本中心论”的信念,它使原本对译本具有绝对的支 配和裁判关系。即使在现实翻译中这个等式无法成立,其责任也只在译本一方。 其二,符号“-”也可被视为“≈”,并由此导致“≠”——这就是那个用以表达翻译 之难的表达式:OT(原本)≈TT1(译本)≈TT2≈TT3…TTn,但TTn(可能)≠OT。在此背景 下,“原本-译本”中的符号“-”就被改写为“/”,它包含着不可还原的差异、间隔 、中断、对峙等含义,意味着对“原本-译本”支配关系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