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一个系统或体系,它包括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宏观经济调控内容,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调控机制,宏观调控手段等。其中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制定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就谈不上宏观调控。所谓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就是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实现社会生产目的而制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一、促进经济增长 历史和事实都表明,经济落后会导致国家综合国力的落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陷入不利地位。要使国家综合国力有所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通常指一个国家一年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有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它们的人均值在某个时期内的增长率。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价值的总和。用此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的综合指标,其意义在于:一是可以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增长速度和水平,特别是能反映出第三产业的增长状况;二是便于我国同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国际间经济增长水平比较;三是其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它的优点是能够把国民经济的全部活动概括在极为简明的统计数字之内。正是由于具有这些优点,GNP是目前世界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如我国1999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80,579.4亿元,2000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88,254.0亿元,我国1997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731,43亿元,1998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78,018亿元我国2001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95,727.9亿元,2002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103,553,6亿元。中国经济已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当然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2000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为例,美国为98374亿美元、日本为48,416亿美元、德国为18,730亿美元,中国为10,799亿美元。如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如果没有合理的高速的经济增长,就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不能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后中国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把重点放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保持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为各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因此,经济增长问题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经济增长关键是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谈不上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超过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经济生活的紊乱,引起通货膨胀,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从而又会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甚至倒退,欲速则不达。因此,必须保持适度的,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这里涉及速度,效益和比例的关系问题。高速度必须是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速度,而且必须是持续的高速度。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就是要达到速度、效益和比例的统一。其中,力争经济发展高速度是关键,提高经济效益是中心,按比例协调发展是基础。 为了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适度的经济增长。因此,宏观经济管理选择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作为其管理目标。衡量或评价经济增长率是否适度的标准有两个:一是速度的快慢,即适度的经济增长应当是在充分考虑各有关因素的基础上,能够有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率;二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即这种增长率还要求是有利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基础上的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如果经济增长忽上忽下,大起大落,从长期看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平均增长率多高为宜。因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是最主要的指标。一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1-3%的平均增长率为低速增长,4-5%的年平均增长率为中速增长,6-10%的年均增长率为高速增长,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为超高速增长。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现阶段的国情特点和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增长率一般控制在8%-10%为宜。由于我国各地的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力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还要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可能的支持和帮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增长。当前我国应做好以下发展选择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1)坚持改革,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当前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完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经济制度。(2)实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调整好农业与工业结构、地区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密集型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3)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由之路。(4)增加科研的投入,提高科技水平。(5)提高职业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资源。(6)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要逐步完善市场规则,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督机制,提高市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7)治理环境,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