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四大国有银行又产生了700亿的坏账。在经历了此次经济波动后,2003年以来投放的4万多亿的信贷中,如果有3%的不良比率(这已经是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质量的相当高水平了),那么,在银行体系至少会积累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显然是在加剧,而银行上市搞得不好甚至可能加快危机的爆发。解决银行危机,一要“拖”,二要加快改革。 中国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似乎在燃烧 2003年以来,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此轮经济波动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激增问题,更让许多人忧心忡忡。上海富豪引发的中国银行大案,国家审计署对两家国有银行的审计揭露出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已经让一些敏感人士感觉到中国的金融业,尤其是其核心——银行业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地震,金融危机正步步逼近…… 事实真是这样吗? 让我们先来研判一下2002年金融危机是在加深还是减小,这一年中国内外部环境都相当好。 据官方的数据,到2002年底,工行、中行、建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25.52%、22.37%、15.36%,分别下降了3~4个百分点,成绩似乎相当不错。但实际上,如果不良贷款不增反降,既然这年分母也就是贷款余额增长到13万亿,因此不良资产比例应该是16%才对。 估算一下,2001年底国有银行贷款总额7.23万亿,按照官方的口径计算,不良贷款净值为1.8万亿。再往下一算,原来的不良贷款净值是2.8万亿,也就是说,整个2000年到2001年,不良贷款的净值才下降了460亿。再来对比一下各个银行的利润情况。根据各银行的报表,中国银行2002年实际经营利润473亿,账面利润112亿,消化历史包袱用了361亿,即用了361亿的利润来冲销坏账。工行用了380亿,农行用了84亿,建行用了301亿。建行的发言人说,他们把90%的利润都用来冲销坏账,以改善银行资产质量。而这700亿的坏账是在利率达到历史最低点,也就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负担最轻,外汇跟随美元贬值、出口非常旺盛并且实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在这么好的条件出现的。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势必要增加几千亿坏账。 国有银行有1126亿的利润注入到坏账冲销,其利润则达到1300多亿。但这1300多亿是靠垄断获得的。我们的存贷年利率差是3.5%,而在国际上,通常标准不到2%。银行业就要对外开放了,届时垄断利润没有了,国有企业的坏账更只会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会非常可怕。 再从不良资产的成因来看,中国是典型的间接融资型的金融结构,仅以2003年为例,全年的信贷投放是2.99万亿,而证券市场的筹资是800多亿元。这种金融结构意味着,银行体系在事实上最终承担着经济波动的大部分风险。不良资产的形成密集时期,实际上往往是经济的大起大落时期。此轮经济波动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激增。 如果说以往商业银行承担了经济转轨的成本,所以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那么随着外部体制性(例如国有企业破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下降,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不良资产的影响在增强。 从近期不良资产与经济周期的历史波动轨迹看,通常不良贷款大部分都是经济景气迅速上升时期投放出去的,一旦经济出现较大起伏,高速扩张的信贷必然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 2003年,中国的银行体系投放了2.99万亿的信贷;2004年1~6月份,人民币信贷新增1.43万亿。这4万多亿的信贷投放,在经历经济的周期起伏之后、在经历如此快速的信贷紧缩和投资下滑之后,究竟会形成多少不良资产?如果有3%的不良比率(这已经是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质量的相当高的水平了),那么,在银行体系至少会积累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著名的标准普尔信用评级2004年5月24日发表了其对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资产比率的最新估算。标准普尔估计,中国内地银行2003年底的不良资产约占其银行体系总贷款的40%;在2003年中,标准普尔对内地银行不良资产比率所作出的估算为45%。标准普尔还指出,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将可能导致较多的不良贷款出现。 考虑到此次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有相当比率是投放到投资迂回程度提高的重化工行业,有相当比率是投放到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行业,较之1992年、1997年的两次经济波动给银行体系带来的两个不良资产高峰,这次不良资产比率可能更高。 显然,中国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似乎在嗞嗞燃烧,危机正向我们一步一步逼近。 “国家信用幻觉”加深银行业危机 对于中国银行业危机的警告,许多人一直不以为然,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中国的国有银行本来就不靠银行信用支撑,而靠国家信用支撑,就算国有银行颗粒无收,坏账满仓,也不会爆发危机。这是一种很幼稚、很危险的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国家信用幻觉”——以为国家信用是无限的、无需成本的,而不是有条件、有代价、有限的。 国家信用并非一个严密的经济学的概念。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的韩国、马来西亚、印尼,难道他们就没有国家信用吗?但是金融危机一来,就什么信用都没有了,因为国家信用是有限的。国家信用的有限性至少表现在:国家信用资源流失到一定时候譬如在危机爆发的时候会突然蒸发干净,因此并不能指望国家信用的永恒支撑;国家信用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国家信用有时可以靠垄断来维持,但这同样是有机会成本的。这表明,国家信用只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国家信用无限依赖的思想必须打破,否则很有可能加深中国银行业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