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与知识经济并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柱。在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中,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它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绿色消费等为手段,大力提倡物质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国外称“3R”原则),形成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系统,从而从根本上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结国内外经验,循环经济是指基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反馈模式,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不断降低经济社会系统的物质(资源能源)消耗与废物产生排放,提高经济社会系统生态效率与机能,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相容而建立的经济发展体系。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资源——生产/消费——废物”的物质单向线性生产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 (1)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能量单向行道流动的经济。传统经济,依赖以越来越高的强度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能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能量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2)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能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数量型的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要求人们建立“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内外经验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走向未来不容选择的最佳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用新的理念与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组织经济活动,用新的机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体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开始致力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工作。进入新的世纪后,我国也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实践工作。 (一)国外经验 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能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地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如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 在德国,1996年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标志着闭合循环的真正开始,是跨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它的中心思想是“避免”与“循环”,代表了德国废物管理政策的新纪元。2001年,德国《城市垃圾环境友好处置法》将1993年实行的一项条例更为具体化了。它规定最晚在2005年前,不得处置未经过预处理的家庭废物。这样,在处理混合了有机物和可溶物质的垃圾前,就必须经过预热处理和/或机械—生物预处理。 日本政府从6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工业污染防治的环境政策。1991年,国会修订了《废弃物管理法》,并通过了《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此后,《容器及包装回收法》与《家用电器回收法》分别在1995年与1998年被通过;1999年7月日本国际贸易工业部工业结构委员会准备了一份(循环经济规划)的报告,2000年国会通过了《推进形成循环社会基本法》等六项法案,形成了促进创建循环型社会的立法体系。 (二)国内经验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并承诺“中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当前,国内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经常提及,并且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也进行过有效的探索尝试,正在形成决策层、学术界、企业界的共识和互动的大环境。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