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众多且大都贫穷落后,是我国的最大国情,也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抓住了农民问题,就抓住了中国特色。邓小平同志把握住了这一战略基点,他在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以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研究邓小平同志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广大农民早日步入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同志一以贯之地重视农民问题。他认为,要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运转,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对解决农民问题作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其基本思路如下: 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的关键问题 (一)农民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的途中讲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1987年10月,他在会见前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又说:“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从邓小平同志上述谈话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从能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角度提出重视和解决好农民问题,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农民问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同年10月,他又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谈到我国的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他说:“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认为,农民问题解决了,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他多次强调,改革、发展与稳定是辩证的关系。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需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来保证,另一方面也为政治局势的稳定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对政治局势有很大影响。如果农民问题解决了,农村稳定了,大局稳定了,发生风波也能顶过去。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风波中站稳了脚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搞了发端于农村改革的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使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改善了生活条件,从而奠定了稳定的基础。诚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的:“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 (三)农民问题关系着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小康水平的实现。 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能否达到。我国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和主要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我国已经实现了农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上世纪末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才成为可能,或者说,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达到小康的基础之上。 二、依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邓小平同志认为,解决农民问题,首先要从政策着手,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要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积极性。”(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255、65、77—78、117、371、77—78、65、262、155、115、238、17、275、107、213—214、238页;) (一)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提出农村改革问题,基本思想是使农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他说,一个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一小块地没有种上东西,一小片水面没有利用起来搞养殖业,社员和干部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全国几百万个生产队都开动脑筋,能够增加多少财富啊! 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稳定粮食征购指标,绝对不许购过头粮;提高粮、棉、油、糖、畜和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机、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农用工业品的价格,把降低成本的好处基本让给农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