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备的基本单元,具有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在县域这个范围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按“三个层面”全面推进福建现代化建设,增强全省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省共有58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4个,县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5.9%。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和主要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2001年,我省县域(因为部分县市在不同年份改为区,为同口径比较,本文使用的2001年数据含原是县市现改为区的莆田县、宁德市的数据,下同)GDP年均增长14.31%。同期县级财政总收入(合上缴中央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3.65%、13.8%和13.29%。2001年我省县域国内生产总值2747.15亿元,占全省GDP的61.13%;农业总产值912.72亿元,占全省85.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5.53亿元,占全省41.95%;地方财政收入91.42亿元,占全省37.4%。我省东南沿海已出现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其中晋江、石狮、福清、惠安、南安、安溪、龙海和长乐8个县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我省县域经济总体来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我省县域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2、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地域,农业和农村在县域经济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3、农民在县域内的居民中占据绝大多数,农民的文明和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国有经济在县域经济活动总量中比重较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增速趋缓,后劲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各种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增长乏力,后劲不足的态势。从我省县域经济近年来的增长情况看,县域GDP增速仅相当于全省平均增速的95%左右,且呈递减趋势。1999年增长9.8%;2000年增长9.2%;2001年增长8.4%。从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看也呈下降趋势,1990—2002年我省县域GDP占全省比重从64.45%下降至61.25%。 (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受历史、自然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十分突出,且差距有所扩大,从59个县市GDP总量看,2000年上50亿的县市14个,低于20亿元的县市有19个。从GDP均值看,2000年人均GDP在1万元以上县市20个,1994年人均GDP最高的石狮市(14809元)是最低的周宁县(1908元)的6.8倍,2001年人均GDP最高的石狮市(34077元)是最低的政和县(3600元)的8.5倍,7年间差距扩大了1.7倍。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看,2001年总量在55亿元以上县市有8个,2亿元以下县市6个,总量排在前列的10个县市合计是799.16亿元,排在最后10个县市的合计是17.18亿元,前者是后者的46.5倍。 这种不平衡集中表现在沿海地区与内陆山区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上,2001年福建县级经济实力排序,实力排在前10位的县(市)全部是沿海县(市),排名后10位的全部是山区县(市)。从26个沿海县(市)与33个山区县(市)比较来看,近5年来沿海26个县(市)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大大高于33个山区县(市),见表1—1。 表1—1 1997—2001年沿海与山区县(市)发展对照表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2002年我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9.5∶44.4∶36.1,与全省的14.2∶46.1∶39.7相比,一产比重明显偏高,二、三产比重明显偏低。三次产业比例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密切相关(如下表1—2)。 表1—2 晋江、顺昌、屏南的三产比例、GDP、财政收入对比表
表1—2说明,二、三产业发达,经济就发达,财政状况就好,二、三产业不发达,经济就欠发达,财政状况就差。 2、三次产业生产比较粗放和落后。从一产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多以农户为单位的手工作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二产技术水平低,产品粗放、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三产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