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社会保障审计的目标对于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审计的目标应当对社会保障审计具有宏观的指导性、整体的涵盖性、操作的可行性,并且与当前的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问题紧密相连。 社会保障审计的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为推动我国建立一个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近期目标即为当前社会保障审计的年度计划,真正迫切需要明确的是承上启下的中期目标。确定社会保障审计的中期目标首先要选准当前社会保障资金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应既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以解决的,又是当前社会保障资金的矛盾焦点。 一、社会保障预算的缺位是当前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没有一个完整的独立社会保障预算。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来说,这种缺位是具根本性缺陷的。 社会保障预算缺位的第一个影响就是整个社会保障资金处于规划性不高的状态。社会保障应是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福利制度,因而这种制度具有宏观性和规划性的特点。社会保障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个社会,从经济、政治、健康等多方面为出发点、这是它的宏观性。规划性是指不仅要包含社会的全体成员,还要包括有一个历史的纵向规划问题,既要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在这两方面都还不够,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整体上处于规划性较差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代际规划,随着老龄化的推移,这个问题将更趋严重;二是转制问题没有规划,原计划体制下造成的一部分人的养老、失业、医疗等问题将作为一种历史遗留的债务日益凸现出来;三是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规划。 社会保障预算缺位的第二个影响是社会保障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大。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投入很大,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障资金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预算安排的随意性。现在各级财政里都有社会保障资金的安排,但这种安排从编制开始就缺乏合理的依据,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资金拨付的随意性。表现在:一是中央财政的社会保障补助资金往往在下半年下达,实际上地方预算执行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存在时间差,这不利于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二是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拨付的标准也有很大的人为因素,随意性明显。 社会保障预算缺位的第三个影响是社会保障资金存在使用效益低下问题。第一,社会保障基金的互济性差。社会保障资金的性质是一种公共产品,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使广大公民具有社会安定保障,使大多数人能够免于年老、疾病和意外灾害带来的风险。如果社会保障统筹的级次很低、统筹的人数很少,就不利于降低风险。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虽然中央要求统筹到省,但现在主要是在省以下,有一部分是在地市,更多的是在县市。按目前的规定,医疗保障是统筹到地市,失业、公伤、生育保障统筹到市县。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资金就出现了结余和收不抵支并存的状态。有些地区缴费率很低,但有很大的结余,即有很大的社会积累;有的地区缴费很高,但还是收不抵支。社会保障资金收不抵支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安定。第二,社会保障资金的增值问题。目前,中央和地方都存在数量不等的社会保障资金结余,但没有一个部门对其数量和用途及其走向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而在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方面,目前主要还是限制在银行存款和国债。从实际增值情况看,总体上低于三年期的银行存款。这样使得一方面有财政投入,而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资金低效增值,大大增加了财政的负担,也给未来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带来更大风险。 社会保障预算缺位的第四个影响是社会保障资金和一般财政预算的矛盾日渐突出。社会保障资金具有财政性质,是国家通过强制力量征收的资金,但它同一般的财政资金又有很大区别:一般财政资金是不指定特殊用途的,和社会保障预算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相融。一般预算有年度性原则,它的平衡是以一年为基础的。而社会保障资金恰恰不能以年度平衡为准则,而要考虑代际之间的平衡,追求跨年度的平衡,乃至于几十年间的平衡。社会保障资金可以在数年、十几年、数十年保持巨大的结余,但是反之也可以在数年、十几年、数十年中一直处于支大于收的状态。而在这个问题上,二者之间是水火不相融的。如果将这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资金混同在一起,就会出现将跨年度实现平衡的资金用于一般年度平衡。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还不明显,但十几年以后,这些问题就会一一地显示出来,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 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资金逐渐从一般财政预算中脱离出来,形成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大致上经过摸索都形成了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 二、社会保障审计要抓住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矛盾 社会保障审计要从宏观上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前不久李审计长在听取社会保障审计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今后5年内,社会保障审计要从宏观上把握,从政策、制度、管理上研究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审计的对象是社会保障资金,是带有宏观性的,因此社会保障审计也要有宏观意识。我们首先要检查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漏洞及其低效率。 社会保障预算是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宏观平台,是指一种对资金可以进行制度性检查的体系。目前我国的财政审计有财政预算执行这样一个工作平台,也就是说,每年的财政审计可以围绕预算执行展开。预算执行审计体系可以把财政资金按照时间和程序在此体系中完整地展开并加以监督。审计工作平台很重要,因为审计工作不能凭空展开。目前社会保障审计缺乏一个可以规范、监督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一个平台。这使得社会保障审计至今处于一种零散、无体系框架、时轻时重的状态中。当前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虽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也能看到一些矛盾,但我们无从估量这个问题和矛盾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另外,我们在抓住一些问题的同时可能漏掉更多的问题。因此,通过社会保障审计推动社会保障预算的建立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推动社会保障预算的建立与我们当前的社会保障审计工作是紧密相连的。社会保障预算覆盖了全部社会保障资金:一是财政的社会保障资金,二是社会征缴部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包括目前各级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也包括社会征缴的各种社会保障资金。从涉及面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进程涉及到所有社会保障资金的问题,如社会保障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社会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的规范化问题,社会保障资金的效益问题。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这正是社会保障审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