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和重视。研究、建设、完善、发展小城镇在各地已呈现出一种持续升温的态势。本文试图就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小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些思考。 一、小城镇建设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经济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领域。“三农”问题是制约和影响经济全局的关键所在。这是由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而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率不到40%,这就导致市场内需的“拉力”效应不明显。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耕地的有效占有量相对窄小。地少人多的矛盾突出,剩余的劳动力必然要寻求转移,而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使得这支寻求转移的“农业大军”无法得到妥善的接纳和消化,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镇化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7%,也就是说,在13亿人口中只有37%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有63%的人生活在农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低50个百分点。既然农业对劳动力的承受力极其有限,而城镇化水平又不高,这就必然导致就业不足,收入水平增长缓慢。1997年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1%,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3.7%。2001年,我国城镇和乡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7.4%。据统计分析,农村与城市的消费水平相差15年时间。上述情况显示,就农村经济的一般现状来看,“三农”的困扰、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城镇化水平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归根到底是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改变。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小康,改变“二元结构”的矛盾势在必然。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比如,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沿江沿海与内地的差异、环城邻市与边远山区的差异、临路临线(交通)与闭塞地方差异等等。这些矛盾虽然是一种自然历史现象,但分析这种不平衡性,一个带有共性的特点,就是凡是城镇化率高的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就快、质量就好、水平就高。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城镇化建设必然滞后。纵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几乎可以成为一条定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成正比。 到过华东江浙,给人的印象是城镇(市)与乡村没有界限之分,城乡已基本形成一体化,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连绵区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6%,GDP却占到17%左右。从大的层面上讲,这固然有历史的基础、地理上的优势和政策上的倾斜因素,但城市辐射功能对周边农村的影响而形成的便利条件,促使了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江苏省仅从1997年到2000年,城镇人口增加了1618.31万人,其中小城镇人口增加了568.88万人,小城镇对江苏省城市化率的贡献率为35.15%。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一个局部、一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看,小城镇建设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支撑和载体作用。仅从宜昌区域经济来看,小城镇建设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小溪塔、陆城、枝城、红花套、马家店、江口、渔洋关、猇亭、玉阳等不仅仅是以行政设置区得名,更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著称。这些小城镇无论在经济总量、人口密度,还是在社会发展、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在当地占有相当的比重,有的已构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格局。 二、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小康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即在21世纪头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具体就是要达到“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37%提高到56%。小康目标是旗帜,指引着人们进取的方向;是号角,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是灯塔,照耀着前进的征程。我们在憧憬着美好前景的同时,又不能不认识到,这个目标对广大农村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的,“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小康的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意义重大,影响重大。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正处于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大转折时期。着眼于现实的国情,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既要把握一般性的农业社会转型阶段的规律性,又要注意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特殊性,避免农村经济的波折,减少失误,促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是不可轻视的,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17世纪中叶,英国为推进工业化进程,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伦敦偶尔发生的一场烧毁13200所木板屋的大火为契机,在全国大张旗鼓的开展了一场“小城镇整理运动”,持续近一个世纪,这场运动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正是在这个期间,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6%上升为45%。二是抓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重点。“三农”问题核心是人口问题,如果没有农业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中,没有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就无从谈起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制约农村经济的“瓶颈”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化解“二元经济结构”、克服“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也是繁荣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