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8(2003)05-0043-09 一 党史学界对“文革”前十年党史的学术性研究,基本上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开始的。20多年来,这段历史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第一,发表了较多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论文,已发表了数百篇,几乎涉及到所有重要的问题。其中,有些是比较有价值的,如石仲泉的《艰辛的开拓——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童昌平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总结》,金春明的《对三年“大跃进”的再认识》,周承恩的《人民公社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空想论》,张弓、陈诗惠的《庐山会议及其历史教训》,丛进的《“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和纠正错误的曲折》等。 第二,出版了一些研究著作。全面研究这段历史的著作有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丛进的《曲折发展的岁月》、肖冬连等的《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王学启等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二卷等。专题性的研究著作有石仲泉等主编的《中共八大史》、谢春涛的《“大跃进”狂澜》、林蕴晖等的《人民公社狂想曲》、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柳随年等的《“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国民经济》等。此外,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龚育之论中共党史》、郭德宏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二卷等著作,也对这十年的历史作了比较多和比较好的评述。 第三,整理和公布了部分资料。比较重要的成果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国家农委办公厅编的《农业集体化文件汇编》、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房维中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马齐彬等编写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年》等。 第四,召开了几次学术讨论会。专门讨论这段历史问题的,有1985年浙江省党史学会举办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988年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举办的全国中共党史学术讨论会和1996年中央党史研究室举办的纪念党的八大召开40周年学术讨论会等。此外,还有一些讨论会,论题比较多地涉及到了这段历史。 第五,翻译介绍了国外的有关研究著作。主要有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费正清和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莫里斯·迈思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彭尼·凯恩的《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等。此外,有的刊物还摘要介绍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观点。 二 党史学界对“文革”前十年党史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一些问题上取得了进展: 1.关于“文革”前十年党的工作的基本估价。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一段历史作出过整体估价。认为:在这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3~1114页。)。此后,不少研究者接受了这一观点,并从这十年间党的指导方针、取得的成就、成就和失误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论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对包括“文革”前十年在内的建国后党史作了多次论述,提出了建国后我们犯了20年的“左”的错误的论断。他指出:“可以说,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这里,邓小平虽然不是专门评论“文革”前十年的历史,但也直接关系到对这一段历史的整体估价。此后,这一论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认同。 1991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该书把从八大一次会议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看成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认为,十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在此基础上,书中提出了“两个发展趋向”的观点。指出:“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作者还认为:“这十年探索中,正确的发展趋向和错误的发展趋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全党有时这种趋向比较占上风,有时那种趋向比较占上风,或者不同趋向在不同领域同时并存。”但“十年中‘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到后来终于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5~406页。)这一观点,讲出了“文革”前十年历史的复杂性,为研究者所广泛赞同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