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20世纪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随着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三次历史巨变,中国社会开启了从传统全面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处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个时段,其显著的标识,即是社会结构和民众社会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日趋转化。 一 按照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形态结构、社会群体结构等不同层面。社会形态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体结构,社会性质、社会面貌主要是由社会形态结构所决定的。社会形态结构,就其内涵而言,又可分为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等方面。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的一个显著态势,即是社会形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其变动,首先反映在政治结构上,不仅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而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向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真正从政治理念上摒弃独裁专制政体,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其次反映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资本主义经济在城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取代了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的主导经济,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旧有经济结构。此外,社会形态结构的变动还反映在思想文化结构上,逐渐完成了社会主体意识形态从传统儒家文化到三民主义再到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更替过程。民国时期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的这些变动,充分表明了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形态结构已由被奴役的、分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独立的、民主的、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群体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社会群体包括家庭、宗族、民族、社区、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等。民国时期,在社会形态结构变动的过程中,社会群体结构也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群体自身结构的变化。民国时期,无论是家庭、宗族等原有社会群体,还是商会、工会、农会等新兴的社会群体,其自身结构都发生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变化。如在家庭结构中,虽在民国时期的城乡中仍存在着传统的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但一夫一妻及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已是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特别是在民国期间发展起来的政治团体、职业团体以及文化团体,已打破传统社会团体中的地域观念和家长制管理模式,开始采用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民主管理制度来构建自己和发展自己。 第二,社会群体间的流动。由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异常尖锐,民国时期的社会群体流动在阶级、阶层之间。在此期间,其流动出现了以往未见的三个走向:一是大量破产农民流向城市,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二是一部分传统的富有阶级,如官僚、地主开始投资于工商业,成为新兴工商资本家;三是随着新式学校的开办,出现了数百万接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 第三,社会群体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较传统社会,民国时期的社会群体结构,不仅在组织形式上出现了横贯全国、纵贯中央和地方的社会组织,而且在社会作用和影响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民国年间,就其社会群体组织对社会的影响而言,莫过于建立在阶级之上的政党和派别。从民初政争到国民党一党独裁政治,进而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无不说明政党对社会的影响至深。而政党对社会发生影响,正是近代社会各国政治的普遍现象。 应该说,民国时期社会群体结构的上述向现代转型的态势,与社会形态结构的变动是一致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动向。 二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还突出地表现在民众的社会生活方式在逐渐地走向现代。所谓社会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社会成员价值观所导致的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动力的稳定形式。一般而言,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交往生活方式。 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民国时期,随着西俗的流传,中国城乡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衣着上,虽然早在20世纪初,中国已有人中装西服混穿,但一般限于城市上层社会。进入民国后,虽在广大乡村民众大多仍着中国传统服饰,但在城市中,不仅上层社会流行西装,一些平民百姓的服饰也趋于中西合璧。 西式饮食的输入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使中国饮食业在民国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打破了中国饮食业的旧有格局,确立了新的饮食体系。“番菜”、“番点”、“洋烟”、“洋酒”大量地出现于中国饮食市场,与中国的川、鲁、粤、淮、扬等著名大菜系的美味佳肴,以及中式糕点、白酒黄酒交相辉映。全国各大地区都出现了西餐馆和西点店,西式食品成为中国饮食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丰富了中国饮食品种,完善了中国饮食结构。中菜与西菜在用料、烹制方法、乃至食用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中菜、西菜在品种和口味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西餐传入中国使中国厨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的顺应潮流者积极地吸取了西菜的长处,在西方烹饪精华的基础上创制出了大量的中国名菜。一些中菜馆菜单上的“西法鸭肝”、“西法大虾”、“纸包鸡”、“华洋里肌”、“牛肉扒”、“焗火腿”等菜,都非传统中菜。在糖果、糕点、烟酒方面,洋糖、洋烟、洋酒被接受得更快、更普遍,很多中国人也开店设厂生产这些洋食品。三是改进了传统的饮食方式和进餐习惯。中国人讲究聚族而居,反映到饮食上就是祖孙三代聚集而食。而西餐却是每人一套饮食用具,用公用餐具把菜弄到自己的盘里,各吃各的,不相侵扰。这种新颖、卫生的饮食习惯引起了中国人的兴趣,一些思想开放的人争相仿效。后来一些人看到用刀叉吃饭太不方便,就仍然使用筷子,但却是“中菜西吃”,即各吃各的菜,彼此之间互不相扰。四是简化、改良了中国传统的宴客习惯。中国人宴客往往讲究排场,且“礼节”颇多。西方饮食文化传入中国后,中国官场和知识界兴起了改良、简化传统筵席的风尚。民国时期这一风尚更得到提倡和普及。人们参照西方筵席的程序、规则,创制出了“改良筵席”。在席面布置、菜肴品种数量、冷热搭配、上席顺序、食用方式上都有些变化,总体上趋向俭约,可以说有中西结合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