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04)4-0034-06 一、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简要认识 北美新华文文学,是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加拿大,或赴上述两 国留学、访学、经商、打工、陪读等的华人依据其特定的国际性的移徙和迁居经历创作 出来的以小说为主的华文叙事文学。这一定义有6个方面的明确规范:空间上限制在美 加两国,时间上限定在新近20年,创作群体为中国大陆的出国者,创作题材是移徙、旅 外和留居异国的经历,创作的语言手段是使用汉语,创作的代表性文体则为小说。总之 ,对北美新华文文学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上述界定,使之明确归属于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区 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文学类型。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黄万华先生说过:“文学史展开其自身进程时,往往20年一个 周期。”[1]从中国留学生苏炜(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之一)1983 年12月在美国写就他的第一篇小说《荷里活第8号汽车旅馆》算起,到2003年2月庞剑的 《留学美国的日子》一书的“最新出版”,(当然,也可以把2003年8月结集出版的少君 的网络小说《人生自白》当作这一时段的结点),北美新华文文学正好经历了整整20个 春秋。据现有统计资料显示,在这20年中,北美新华文作家创作有长篇小说120余部、 中短篇小说500余篇,其中若干作品还在国内文坛产生过几次较大反响。应该说,这是 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宏大的作品集合,这样一个历经20年积累而形成的文学集合理应进 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因为,“20年的历程不能说太短,掀开一 部轰轰烈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也不过才30年,而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切换更以五 年计,再看台湾60年代的留学生文学的浪潮也仅仅涌动了10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 呼唤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成熟期的到来。”[2] 二、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大体轨迹 然而,某种文学研究的出现必须以相应的文学创作实绩为基础,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 也不例外。尽管在1983年年底这一文学创作已初试啼声,但真正引起人们理论上的回应 却在四年之后,而且,似乎是某种历史的必然,这种最初的回应就出现在美国。1987年 6月21日,由大陆留美学者组成的文学团体“晨边社”在纽约组织了一次“留学生文学 ”座谈会。这次座谈会首次提出了“留学生文学”的概念,并在回溯近现代海外华人文 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当代大陆留学生文学创作进行了评述。这一具有首发性和相当学理性 的研讨会很快反馈回国内,1988年1月,上海大型文学刊物《小说界》全文登载纪录这 次会议的《“留学生文学”座谈纪要》并加了“编者按”。作为对这次会议的此岸呼应 ,同时也作为该刊率先连续几年发表留学生文学的一种阶段性总结,《小说界》也于同 年十月邀请北京、上海等地作家、评论家就“留学生文学”进行专题座谈,并于当年第 12期刊出了这次座谈会的《纪要》。应该说,这两次座谈会的举行及其《纪要》的发表 ,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最早活动。这两次活动以群体性探索和对话性研讨为起点, 对当时崭露头角的大陆留学生文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内涵概括和本质揭示等方面都有 初步的涉猎。然而这类活动并没有在当时热点迭起的国内文坛产生预期的影响,这从随 后两年寥寥无几的研究论文即可见一斑。1989年,可以发现的研究论文只有4篇:《作 品与争鸣》1989年第1期登载的关于查建英的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两篇争鸣 文章——瓜田的《伍珍,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和朱铁志的《虚无的追寻》,《当代作 家评论》1989年第5期登载的张颐武的文章《第三世界文化的生存处境——查建英的小 说世界》,《小说界》1989年第10期登载的李佑宁整理的《美国举办“留学生文学”研 讨会纪实》。1990年只有两篇,即登载在《台港文学选刊》第6期上的《海内外学者谈 留学生文学》(李子云、王渝各一篇,这两篇其实是刘绪源、郏宗培主编的《留学生文 学丛书》的序言)。1991年竟未找到一篇。从这种情况看,似乎可以说,最初的北美新 华文文学研究仅仅局限于对个别留学生作品的简单分析以及对留学生文学整体性质的较 为悬空的探讨上。这种研究事实上既处于国内主流文学研究的边缘,也处于海外华文文 学研究的边缘(因为8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台港文学的研究)。然 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初期研究的若干亮点。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到上 述张颐武的论文。张文将查建英的小说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中予以论析,认为查的作品异 常尖锐地凸出了第三世界处境下的中国与第一世界的美国之间在物质、文化等方面的二 元对立,而这种对立又是以一种个人经历的方式显现出来,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某种隐喻 的性质,这一特色使查建英的创作成为80年代中国文坛一种另类的文学事实。张颐武的 评析较为深入地阐释了查建英作品的文化意义,体现了较深的学术素养,也展示出北美 新华文文学研究初期的较高起点。可惜,这样的论文如沉珠坠水,没有激起多大波澜。 上述沉寂状况的反转是以两部小说的“横空出世”为标志的。一部是曹桂林的《北京 人在纽约》,初刊于《十月》1991年第4期,另一部是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初刊于《十月》1992年第1期。这两部同属自传体小说的作品不约而同地叙述了中国人 在美国带有传奇性的奋斗经历和成功故事,它们一经刊出即成热销,随即出版单行本, 又迅速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两部作品的作者又都惹起各种争议与官司。这一连串事件使 这两部作品一时轰动全国,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自然,各种评论也随之蜂至迭起 。仅在1992、1993两年内从学术刊物上能够找到的专门研究文章就有30余篇,而其他媒 体上的相关评论和争鸣文章则不计其数。这些文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 赞赏两部作品塑造了与市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人物形象,二是肯定两部作品展示了 新奇的域外经历以及弘扬了海外华人的奋斗精神,三是分析两部作品畅销的各种原因, 四是批评两部作品文学性的缺乏,五是以两部作品为参照从纵深的角度分析中国留学生 文学的历史与新变。短短两年内这些集束式出现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仍然是对作品个案 的分析与研究,且篇幅短小,学理的探究性不强,但无庸置疑地带来了这样一个突出的 贡献:它们与作品一道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强烈兴趣,有效深化了人们 对这一区域文学的认识,增强了批评家们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热情,促发了人们从学 术角度整体审视这一文学现象的欲望。由此,北美新华文文学以一种“新贵”的姿态昂 然进入了众多研究者的视野。 对《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评论热潮一年后渐渐退落,但其余波 久未消散。其间,长篇小说《陪读夫人》的发表,也引起了评论界的一阵骚动。《小说 界》、《文学报》于1993年3月联合举行了该小说的研讨会,一系列相关文章也相继发 表。不过,对《陪读夫人》的评论一开始就较为冷静且学术性较强,其原因一是这部小 说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形象描写较具深度,二是批评界也需要一 种更理性的探索来作为对当年北美新华文文学研究的纠偏与补充。这些,从1994年第3 期《文学自由谈》上的一篇文章《<陪读夫人>的突破》中可以得到印证。该文从文学的 审美功能入手,深入分析《陪读夫人》的文学性表现,指出该小说将留学生文学提升了 一个层次。其后几年(1994-1997),由于北美新华文文学新的热点尚未出现,趋于沉静 中的该区域文学的研究主要在下列三个方面延续“香火”:一是继续对上述三部长篇小 说进行评析,并逐步向纯学术性回归;二是在兴趣激发之后对八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重 新探讨,“查建英”、“苏炜”的名字在几年的“尘封”中再度被挖掘出来,并成为周 励、曹桂林们的另类参照;三是受“世纪末情结”影响,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开始出现, 一些文章已有意识地探索20世纪百年中国留学生文学的整体进程和代际特点,比较研究 和文化研究的方法已被自觉引入。上述几方面研究中值得提起的文章有:姚维荣的《谈 海峡两岸留学生文学的交汇与融合》(《小说评论》1993.1),该文较早将台湾六十年代 以来的留学生文学与大陆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特征及融合趋势 ,这是一篇较早进行横向比较的佳作;赵佩峥的《用母语叙说——新时期留学生文学漫 评》(《文学评论》1993.3),从题目即可看出,这是一种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综合性评 价;朱双一的《文化冲突:从伦理到政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 门大学学报》1994.2),该文论析了三代旅美华人文学创作在文化内涵上的主题流变, 是一篇纵向比较意蕴丰富的论文。李静的《中国域外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总体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则在梳理百年脉络的基础上对北美华文文学进行了综合分 析和整体概括,体现出宏观把握的特色。而陈蔚萱的《困惑与选择:在两个世界之间》 (《国外社会科学》1997.5)则较早引入“文化身份研究”的方法,对北美新华文文学的 文化特征进行深度分析。上述这些代表性论文以其较为浓厚的学理化倾向扭转了前期研 究的浮躁与虚泛,为后续研究开启了一条正确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