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4)04-0091-06 20世纪中国文学有着丰富的文学群体形态,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流派。他们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演变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些年的文学社团研究较多偏 向文学思潮流派的整体考察,或者文学群体的政治归类和社会集团的探讨,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还很薄弱。文学社团本体的两个重要方面被遮蔽:一是文学社团 流派的聚合生成与现代文学的内在理路的关联未能细致清理;二是怠慢了文学社团和流 派及思潮的异同性及其特殊性的研究。像现代文学的文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文研会”) 、创造社、新月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中国诗歌会、中华全国文 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等著名的社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研究只是立足于纯 文学批评的视角,或者社会学的价值评判。当然,这些角度也相应地提供了它们在文学 史上存在的某一方面的真实。可是,文学社团是一种丰富复杂的文学形态,是与社会文 化诸多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学史现象。它既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内核,又有社会团体组 织的基本属性和功能,还有文学群体自己精神信仰、欲望追求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 文化整合概念的意识形态大视野和其理论思维,可以深化文学社团的研究,大大开拓对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社团丰富而复杂的本体世界之探索。 一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学情境中,现代文学社团生成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是文学群体的形成已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既依附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又 聚合着文学自身现代性的诉求。文学社团不同于文学流派之处是:前者的群体意向比后 者更加强烈、更加自觉,群体思想、行为更趋于规范和统一性的追求。因此,考察20世 纪上半叶的现代文学社团的独特意义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文化语境。传统文学史 解析的文研会、创造社是新文学初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倾向“双峰并峙”的代表 ,30年代的左联、文协归纳为政治性联盟、统一战线文学组织形式,都明显地只是以一 个视角观照文学社团。我们已经熟悉了三个十年间历史进化视野下的文学群体的诠释。 但是,团体方式的文学社团无不与历史现实中诸种社会矛盾、种种关系相纠葛和互为因 果。诚如后现代理论家杰姆逊所言:“艺术作品(包括大众文化产品)的形式本身是我们 观察和思考社会条件和社会形势的一个场合。有时在这个场合人们能比在日常生活和历 史的偶发事件中更贴切地考察具体的社会语境”[1]。这一理论提供了我们重新调整研 究文学社团视角的可能。寻求贴近对象自身的理论,并且能够使得文学社团的考察真正 回到历史“场合”,这便是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又在不断发展的意识形态理论 给予我们的启迪。意识形态不仅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更多地作为一个在某种特定利益驱使下形成的包含着欲望、情感、表象的知识系统 ,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功能。而从西方思想史中发展的意识形态概念,它包容着政治、经 济、道德、伦理等观念和思想,但又不简单等同于这些。意识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整合的 概念,既有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层互动关系,又有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是主 体的认知和思维的过程,同时包含了价值的评判和信仰的过程。显然,意识形态是一个 覆盖较为广阔的上层建筑。它集中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将文学置于 这样一种宽阔的视野中,与宗教、哲学、经济、政治等一起考察,并注意到文学的意识 形态与上层建筑的变化相对性。我对现代中国文学社团的研究之所以能有所深入,正是 从这一理论视角中获得了启迪。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社团孕育和发生、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意识形态化 理论争鸣与实践的过程。从清末民初新知识界最早出现的大量社会政治团体,到辛亥革 命与“五四”之间诞生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社团,再到五四新文化深入后纯文学社团的应 运而生,现代中国文学社团直接受社会政治文化的驱动,同时又追求文学群体的自身独 立。它始终无法摆脱文学群体与广阔社会文化的复杂联系,并且在此互动的关联中,完 成了文学社团自身的衍化和独立形态的建构。 意识形态突出的社会政治文化,强化人类社会合法性的权威,反映现实、统摄情境的 价值体系,自然构成了现代文学社团生成的内在思想血脉。近代以来,正因为中国的民 族危机及阶级矛盾的加剧、社会知识界的先觉者变革的要求、结社聚合的群体活动的频 繁等因素在起作用,才形成了“政治性社会团体——综合性文化团体——纯文学的社团 ”这样一条社团演变发展的意识形态走向。这种走向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南社、新潮社、 文研会等在新旧文学交替期社团发生、演变的可能,也使我们能够觅得现代文学社团最 初形成的思想根源。对由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同盟会”成员为中坚的1907年在上海成立 的“南社”诗歌团体,鲁迅十分明确地说,“属于‘南社’的人们,开初大抵是很革命 的。”[2]而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体的新潮社,1918年秋诞生之时就非常鲜明地体现了 他们对“新青年”思想文化革命的呼应,这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发刊旨趣”中:引导 中国学术“同欲于世界文化之流”,遏止“中国群德堕落,苟且之行遍于国中”,批判 封建思想文化,号召国人要有“社会真义”,“不宜消灭个性”等[3]。文研会1921年 虽然以“结成文学中心的团体”问世,但是其本质还是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取向、文学 革命的思维方式相一致的。其内动力是“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的神圣使命感[4] ,文学家自觉负载着巨大的社会政治意识的责任。显而易见,新文学发生期的这些文学 社团,伴随着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变革、伦理革命、思想启蒙等社会意识形态而生成 ,最大程度地担当了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中意识形态变革的载体。不仅如此,20年代末 30年代初,中国社会进程中的阶级矛盾日趋紧张。“五四”时期思想革命、个性解放的 重心,更多地转向了政治的阶级对立。应运而生的太阳社、“左联”、中国诗歌会等文 学社团,都典型地代表了特定历史社会情境下的政治需求。1928年成立的太阳社以年轻 的共产党员作家为主体,以倡导革命文学为主旨。在社团内部建有党的基层组织“春野 支部”,“隶属于闸北区委领导”[5]。而1930年的“左联”不独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 文学的基本队伍,且又负起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总领导任务[6]。1932年成立了 在“左联”领导下的团体中国诗歌会,大力提倡“我们要唱新的诗歌,歌颂这新的世纪 ”,“为着新诗歌是负有伟大的时代任务”[7]。30年代末40年代初,民族抗战爆发, 反抗外来帝国主义侵略的热情空前高涨,阶级矛盾暂时处于次要位置,民族统一战线成 为全国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在武汉诞生,一方面是文 艺界倡导“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战时对文艺的要求,另一方面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文 艺界积极响应民族统一战线号召的组织行为。在不长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文 协分会”,说明全社会民族政治意识的高度一致性及文艺界同仁统一的政治自觉性。意 识形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追求“同一性”效应的思想内核,与倡导文学思想吁求 群体应和在本质上是相同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情境和每一个历史阶段 社会群体意识的集中反映,往往最突出地表现为各色各样的团体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 ,通过南社、文研会、太阳社、“左联”、“文协”这些社团,寻求中国现代文学的主 潮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性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论怎样梳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发生发 展的线索,都难以回避历史与文学在整体进程中的相互交织,但每一个现代文学社团的 生成确实是彼此联系的典型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