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04)03-0035-05 随着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不断扩大和深入,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 实际上也就不可能封闭式地进行,而必须是要在与整个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来获得自身 演变与转换的机制,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作为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奠基 人之一的鲁迅,在置身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率先完成了自 身思想文化观念的现代转换,在大力倡导“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当中,对中国文 学的观念、功能、结构、范式、语言、文体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阐释 ,并亲自进行创作实践,获得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从而奠定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基 本方向。 从鲁迅对中国文学进行新的阐释特点上来看,不难发现,鲁迅并不是将中国文学的转 型与发展,看作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自觉地将它汇入整个世界文学发展进程的大格 局中,置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文化转型的特定历史语境中来加以充分的认识、论证和 把握。鲁迅认为,中国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必须“洞达世界之大势”,[1]这样才能 够获得自身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具体地说,鲁迅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建构思路,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近代西方文学为参照系,从西方文学中吸取合理的思想资源与 艺术资源,重新审视传统文学,并由此进行创造性的价值转换;二是用现代的观念和现 代的价值标准,建构适应世界文化和文学发展主流的中国新文学,使之能够以崭新的形 态出现在世界文学的历史舞台上,积极地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与交流。 不言而喻,鲁迅的建构思路,显示出了开阔的文学视野,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比较文 学观。尤为突出的是,在这种开阔的比较文学视野中,鲁迅获得了“世界文学”的整体 观念,进而又自觉地运用这种整体观念来认识中国文学的历史和发展。可以说,鲁迅的 比较文学观,其价值取向和心理基点,不是希求吸取西方文化、西方文学的那些能够使 中国文学回到旧的结构体系中去的因子,或仍旧试图凭借传统文化、文学观念的优势心 态去消融、解构西方文化、西方文学,相反,则是强调中国新文学的建构,必须自觉地 面对作为整体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学,探究其全部的逻辑结构、历史过程和观念体系, 选择其为中国文学所不拥有的新因子、新结构、新范式和新观念,以便能够使中国新文 学获得参与世界文化、文学对话、交流的话语权利,并对传统文化、文学进行整体改造 和强有力的激活。 鲁迅十分关注和探究近代西方文化、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他不主张将中国新文 学的建构局限在单纯的文学自身范畴内,而是认为由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汇,必将导 致文学自身的变异与转换机制的形成。因此,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必须在文化母系统 中获得新的功能、新的结构、新的范式,就应成为一种新的机制。正是如此,在对新文 学建构的探讨中,鲁迅就总是善于将文学的现象提升到文化观照的高度,探讨文学在文 化母系统的作用下相互影响、变异、转换的规律特征。他认识到,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 的发展趋势,导致了文化语境的改变,引发了文学的结构性大变动。思想文化热点向文 学领域扩展,也就会使文学的建构获得新的生成空间。于是,通过文化母系统的契入点 ,鲁迅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精神,来认真审视中国文学的传统、历史,思考中 国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在把中国新文学的建构纳入到世界文学发展主流当中,鲁迅充 分地考虑到了中西两大文化、文学相互影响的作用,注意到了在中西文化传统与交汇的 语境中,文学的观念、功能、结构、体系、范式等方面的演变规律与特征,提出了文学 的影响性命题。与此同时,鲁迅还运用比较文学的原理,提出了文学平行性发展的新原 则,即在新文学的建构当中,不仅仅只注意到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两种文学交流影响而 导致文学话语的改变,文学结构与范式的变异,同时还应注意到任何两种不同形态的文 学都具有可比性这一特定的现象。在鲁迅看来,平行研究不仅是指不同国别、不同文化 体系的两种文学具有可比性,而同一文化体系,同一国别,同一文学之内,不同文学流 派、思潮和作品,也都可以因审美理想、风格、形态的不同而具有可比性。由此推论, 鲁迅还指出,文学同艺术其他门类,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亦同样具有可比性,其目的 是通过这种平行的可比对照,丰富文学自身的建构,推动文学的发展。对于文学可比性 命题的提出,鲁迅不仅在比较文学的理论上,对平行研究原理作了大胆而可贵的创新, (关于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一直在比较文学领域居主导地位的法国学派,就把比较文 学的研究范围只局限在单纯的影响研究上,而对平行研究则有所忽视。在这个意义上, 鲁迅提出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原则,则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鲁迅提出“比较既周,爰生 自觉”的观点,就对平行研究的可比性作了精辟的论断)[3]重要的还在于对进一步丰富 新文学结构体系和新的文学话语权利的获得,提供了建设性的构想。特别是鲁迅辩证地 把握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精 神进行新文学的建构,并不影响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观念中,对于一国文学的民族性、地 方色彩的维护与建构。保持文学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的独特性,则更能促进不同文学之 间的沟通、交流和影响,从而更加丰富文学自身的内涵,推动文学的整体发展。因此, 在鲁迅的比较文学观里,对于文学的影响性、可比性、民族性(地方色彩)的关注,就显 得格外的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