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04)03-0302-06 一、王蒙式忠诚的理性匮乏 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伤痕文学阶段,中国当代作家基本上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从过去中寻求依托。这种寻求有几个方面,一是地理意义上的选择,代表作 有孔捷生《南方的岸》。知青从海南回城以后,在广州生活不习惯,在城市找不到自己 的位置,最后又回到了海南。主人公觉得他的生命依托、他的生活应该在海南。梁晓声 《雪城》也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这条线索类似于我们当代文化中的怀旧。这就是中心的 价值解体以后,人到底怎么办的第一种选择,在过去中寻求依托。作为在既定现实中寻 找依托的中国人,很容易选择这样一种方式。 第二种是陈建功式的冷峻与自尊,他的小说《丹凤眼》是一个代表,作品中的主人公 是冷峻与自尊的化身。这条路承接着鲁迅式的风格,那就是:我们不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寻找什么,但也不是王朔式的放弃寻找。我比较赞赏这样一种道路。但选择这样一条 路的作家并不多。因为中国人有依附性,不习惯一个人独立站着。 第三种就是王朔式的调侃与虚无,这条线索前与中国式的虚无主义和打倒、破坏的否 定观相连,也与中国的后现代思潮相连,“晚生代”作家在这方面整体上比较突出。调 侃与虚无通过不要价值关怀的方式来克服有问题的价值关怀,这是有意义的,但是它在 放弃新的价值关怀建设时,又是消极的。 第四种就是依然抓住过去的理想和常识,尤其是信念,去坚守。这就是王蒙式忠诚。 王蒙的代表作有一系列,《布礼》、《蝴蝶》、《春之声》等是他当时很有影响的几 部作品。《春之声》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布礼》和《蝴蝶》是中篇小说。在《 春之声》中,王蒙传达了一个意念,就是对党的忠诚。小说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的小说 。在我的观念中,“象征”的能指意蕴很单一、很有限,而“隐喻”的能指内涵就比较 丰富了,所以说,象征意味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这篇小说写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 岳之峰春节回广州探亲,坐了一个闷罐子车。一路上回想起广州的生活,凉棚下的那个 小风铃在丁丁冬冬响,和火车轮子轰轰隆隆的声响混合在一起,代表着一个生机勃勃的 、粉碎“四人帮”后的春天的到来。到站后,岳之峰很奇怪地发现,火车头是崭新的内 燃机车,车身是闷罐子车厢,于是他深受鼓舞,信心大增。这篇小说让人想到什么呢? 这个闷罐子车是我们祖国,崭新的内燃机车头是我们党,我们党在拖着这个破旧的祖国 轰轰隆隆往前开。火车头是崭新的,我们党是崭新的。国家是破碎的,党是崭新的,因 为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党脱胎换骨了。小说表达了对党的忠诚信念。当时 很多评论者指出了这一点,王蒙出来辩白,说“我没这个意思”。但很多读者看来看去 觉得还是这个意思。王蒙还有一篇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表,叫《坚硬的稀粥》 。小说写一家人早上吃稀饭,围绕着吃稀饭进行改革。这么一家人,婶婶堂妹啊,父母 叔叔啊,爷爷奶奶啊……什么人都有。有一天儿子发表议论,说中国足球不能走向世界 就是因为天天早上喝稀饭吃咸菜,而西方人吃的是奶油面包,所以为了走向世界,我们 必须改革。于是就开始吃奶油面包,结果不行,吃了以后,大家都纷纷拉肚子,不习惯 。后来建议分餐,各人吃各人的,年轻人喜欢吃奶油面包就吃奶油面包,老年人还是吃 他的稀饭咸菜。但是一个煤气包不够用,用不过来,家里好几口人分歧很大,所以最后 决定成立早餐改革领导小组,爷爷任组长,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决定吃稀饭。有一 天一个英国客人到家里来做客,招待他什么呢?山珍海味人家都吃够了,最后招待他吃 稀饭咸菜。谁知这个英国人吃完以后,赞不绝口,说这是东方的美食。就是这么一个故 事,小说在台湾获奖。当时的评论界是怎样一个评价呢?就是这个爷爷让人想到了邓小 平,就是在中国还是邓小平说了算。然后王蒙又出来辩白,说“我没这个意思”。大家 又坐下来看,看来看去,觉得还是这个意思。这可以看出王蒙的一个特征——他的政治 情结相当浓,他在小说当中传达他的政治情结和政治意念的意识相当突出。他不自觉就 传达了,也就是说中国作家的“文以载道”已经是不自觉的了,不是谁逼着你、号召你 才去“载道”,而是不自觉地,这才叫文化。这可以看出中国文学无论怎样现代化,无 论怎么写,怎么引入西方,中国作家还是不自觉地“载道”。所以我现在的“穿越观” 不主张抛弃“文以载道”,主张什么?主张“穿越载道”,即“不限于载道”,也就是 作品还可以有意识形态所难以概括的内容。也就是将内燃机车头作为隐喻而不是象征, 传达出更丰富的意蕴,就是在作品结构后面,还要有其它意念,不能太单一,否则就不 能怪读者“总看出这点意思”。 《布礼》的主人公叫钟亦成,基本上是非常观念化的一个化身。作品的一个基本内涵 是:我们党经过粉碎“四人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经改进了肌体,从此会健康 地生长起来。这个信念有什么问题呢?我问的是为什么这么坚定地相信我们党就不会再 犯错误?为什么就不会再染上病毒?在这一点上,王蒙其实没有回答。可见这个信念其实 是情感性的把握,而没有经过理性的过滤,基本上等于一厢情愿。一厢情愿与中国传统 知识分子有什么内在联系?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盲从有没有密切关系?我认为是有的。因为 它缺乏理性的论证,只是代表了一种愿望。比如在现代化问题上我们的情感性愿望是“ 中西融合”、“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想建成一个完美社会。但是在 “怎么融合”,“融合什么”,“融合成什么”等问题上,却没有坚实的论证,也没有 像样的理论和文章研究这个问题,只好说这是一个合力性的、非人力性的融合过程,谁 也说不清,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只能跟着感觉走。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没有 任何一个文明是融合其它文明而成的,西方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都是以一 种独特的世界观为支撑的文明,而不是融合了各种世界观最后形成了一个驳杂世界观的 文明。世界观是一个整体,必须有明确的逻辑起点、价值论和思维方式,但融合是破碎 的,是不能成功的,所以世界观不能融合。文明是一个有机体,“天人合一”也好,“ 天人对立”也好,都是一个有机体。这两个有机体一融合就破碎了,在这一点上,中国 学者的论证缺乏力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希望中西融合,像男女结合一样生出一个新生 婴儿。但没有一个文化是男女结合生出的“婴儿”。黑格尔的哲学,我们可以从中找到 费希特、斯宾诺沙等他的前人的哲学材料,但是它不是前人哲学材料的相加和融合。黑 格尔是通过自己的辩证思维把绝对实体和绝对客体打通了,但不是“组合”、“中和” 、“融合”可以解释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审美层面、情感层面的一厢情愿的感悟有一定 关系。感悟的一个好处是有整体感,但是常常缺乏具体的论证和分析。比如“郊寒岛瘦 ”,“寒”和“瘦”的内在结构是什么?这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我们现在逐渐专业化、 科学化,我们的文艺学批评逐渐向文化批评切入,从原型、社会学等角度来切入“寒” “瘦”,又会把它肢解。整体把握是文学性的批评道路,但是它没有具体内容呈现,而 文化批评是科学性的分析批评,手术刀式的,但是又缺乏整体性,这就是我们的两难。 中国人的传统感悟印象式批评,面临着西方解剖刀式的分析和科学论证,二者形成冲撞 。怎么解决这个冲撞?现在学术在向经院式发展,就是用解剖刀式的东西来对待文本, 从文学中阐释一个材料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比如看贾宝玉哪天穿什么服装、贾府某天吃 什么大餐就可以写一篇文章,这与《红楼梦》是优秀作品、《红楼梦》百看不厌有什么 关系呢?甚至作者是不是曹雪芹和我们读这篇作品又有什么必然关系呢?文化批评已经远 离了对文学奥妙的把握。但是我们又不能回到传统的印象式把握,获得一个笼统的印象 就完了。要解答它的奥妙何在,从何而来,由何组成,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这才是 关键。所以我的文学批评观是倡导文学性的文化批评,这也是我正在写作的《否定主义 文艺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从文学的所有文化内容看它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用什么 来构成这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