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贾平凹散文的另一种视角 对一些批评家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传统文人”,并怀疑甚至干脆否认自己创作中的“ 现代意识”,贾平凹是持保留态度的。在关于《贾平凹散文研究》(初稿)的一份阅后书 面意见中,(注:2002年岁末,我带着刚脱稿的《贾平凹散文研究》,从北京来到西安 。这份阅后书面意见便是贾平凹第二天看完书稿后给我的。)贾平凹这样写道: 应强调现代意识,因为有了现代意识才对具有深厚传统的散文有新的认识和定位。而 在我对散文的写作过程,正是中国文坛现代观念流行之期,我是将我在小说写作中的一 些观念一直渗透到散文中。追求作品的现代意识和作品的中国气派是我几十年坚持的, 尤其到后来的写作。这样,才可能对散文界一些问题看得清和抗争。 后来我重新检读贾平凹散文及其有关研究资料,在修改稿中谈到自己对其散文创作中 现代意识问题的理解,认为“其实贾平凹一直都未停止过对西方现代文学从艺术到思想 的借鉴与吸纳,从早年的川端康成到后来的乔伊斯、福克纳与海明威等”;(注:《贾 平凹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56页。)在书中我也谈到对评 论家雷达评说贾平凹“创作河流是趋世界文学而动的,但那河床却是中国的”这句话的 意义,(注:《贾平凹文集·前言》,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出版。)我们“往往只看 到后者而漠视了前者,只看到‘河床’而没有看到‘河流’,看到其追求‘中国作派’ 的一面而淡漠着其作品中的‘现代意识’的情形”。(注:《贾平凹散文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56页。)修改稿中我特别提到谢有顺对贾平凹散文现 代意识的批评: 最令我讶异的是,贾平凹居然试图在自己的写作中将一些别人很难统一的悖论统一起 来:他是被人公认的当代最具有传统文人意识的作家之一,可他的作品内部的精神指向 却不但不传统,而且还深具现代意识; 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他应用的都是最中国化的思维和语言,探查的却是很有现 代感的精神真相,他是真正写出了中国人的感觉和味道的现代作家,仅凭这一点,你就 不得不承认,贾平凹身上有着不同凡响的东西。(注:谢有顺《散文之悟——以贾平凹 为例》,《美文》2002年1月上半月刊。) 但现在回过来头来看,《贾平凹散文研究》一书对贾平凹散文中“现代意识”的探讨 仍不够充分。这种“不充分”在书中集中表现为书稿主要还是从“形式”即表现手法的 角度来谈贾平凹散文中“现代意识”(贾平凹自己在谈到创作中的“现代意识”时也似 乎存在这种情况),而对贾平凹散文创作内容中存在的“现代意识”则表现出一种“叙 述”(或者说是“描述”)重于“探析”的情形。——可以这么说,《贾平凹散文研究》 一书对贾平凹散文中“现代意识”的探讨并没有深入到本质中去。因为这样,才会有程 光炜先生在书“前言”中的下面一段话: 有些评论家在论及贾平凹近年来的创作的时候,曾经不客气地指出了他文学世界深处 的“暮气”,表示不喜欢他身上那些“颓废”的东西。然而在我看来,作家所做的其实 并不“彻底”,让人在读完他的作品之后,尤有“意犹未尽”之感。比如,他还做不到 周作人那么“彻底”,他的背景、时代和气氛都不足以使他显示出更大、更复杂的气象 来——这似乎不应该由作家本人负责。(注:程光炜《说“文”还从之“道”来——<《 贾平凹散文研究》代序>》,《贾平凹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 程光炜先生这段话总括起来主要谈了三层意思:贾平凹及其散文创作中存在“颓废” ,但还“颓废”得不够,这原因不完全在他自己,主要在于他所处的时代。所谓“作家 所做的其实并不‘彻底’”,换一个角度说也就是在“贾平凹式的‘颓废’”中,我们 仍可以“迷离隐约”地感受到作家那种“有所求”与“有所为”的潜在入世心理。这一 点上贾平凹的确不如周作人“颓废”得“彻底”。周作人那种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与人生 之外的“弃世”心态,那种冷眼旁观世界与人生的“局外人”心态,贾平凹是没有的, 也不可能有。这当然不能完全怪贾平凹本人,而应该更多地归咎于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 。用“乱世”或者“末世”来描述周作人生活的那个时代(特别是40年代),并不显得过 分。仅此一点,便足以使周作人比贾平凹“颓废”得“彻底”。 但不论怎么说,对贾平凹及其散文创作中存在的“颓废”,程光炜先生给以充分的肯 定。这一点他与“有些评论家”的态度立场显然不一样。 “有些评论家”是从潜在的道德角度来定位贾平凹创作中的“暮气”与“颓废”的。 ——程光炜先生则把它上升到了现代思想意识的高度。 把贾平凹散文中的“颓废”提升到现代思想意识的层面来观照,这显然是一个颇有意 思的思想维度。这种思想维度一旦建立起来,我们便不再那么困难进入其一些散文境界 了,也能够把其作品中表达的一些常常被认为是“悲观消极”与充满“暮气”的情绪提 升起来理解,而不至于像“有些评论家”那样一感受到其作品中的这种气息,便表现出 “不客气”,表示“不喜欢”。这种阅读姿态对我们深入解读其90年代以后的散文很重 要。 来看看《<逛山>小引》中的一些文字: 随着年龄的长大,我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掘墓人,每一次回故乡去,恰恰地就碰上某一 位长辈过去,我认定这是缘分,尽力完成孝道,作想某一日里埋葬了所有的长辈,故乡 就不再魂绕梦牵,我将流浪他方,如经天的一片飘叶。葬礼的天始终阴着或下雨,人活 着我并不体会到他活着对我的好处,当想起他的好处的时候,他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