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04)03-0017-04 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的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尤其是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成 为文坛亮丽的风景线,不少作家的长篇历史小说还呈现出系列化的特点:二月河的“清 帝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展现清初帝王的政治生涯 ;唐浩明的“士人系列”——《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再现晚清末世名臣 的坎坷人生;赵玫“唐代三女性”系列——《武则天·女皇》、《高阳公主》、《上官 婉儿》,描写唐朝女性的曲折故事;寒波的“清朝官宦”系列——《龚自珍》、《刘鹗 》、《石达开》,展示清朝官宦的绮丽人生;熊召政四卷集的《张居正》讲述明代宰相 张居正的跌宕生涯;吴因易四部曲的《则天大帝》叙写了唐朝帝后武则天的弄权人生。 这些不同题材历史小说的出版,加上有的被改编为电视剧,为历史小说的创作起到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 一 中国历史小说创作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就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我们就可以 寻觅到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源头:鲁迅的《补天》、《铸剑》、《理水》等,取一点因 由随意点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鸠摩罗什》、《石秀》等,以剖露性心理解构 历史;茅盾的《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用阶级的视角观照历史呼唤 对迫害者的反抗;郭沫若的《楚霸王自杀》、《秦始皇将死》、《司马迁发奋》等,在 帝王名臣的史实中以古鉴今。由于中国20世纪救亡图存的历史现实,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的创作更多的立足于现实,以今溯古、以史鉴今,使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甚少钩嵇 史实的历史小说,而更多以“故事新编”式驰骋想象为主的历史小说。在当代历史小说 创作中,“新历史小说”延续了鲁迅历史小说的衣钵,以“随意勾兑历史”的方式驰骋 作家的想象;施蛰存的性心理历史小说发展为当代历史言情、言性小说,在历史的题材 中尤其关注男女情事性事的描写;茅盾的以阶级斗争视角叙写历史题材的方式,延伸为 后来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历史小说;郭沫若更为注重史实的创作方式,拓展为当代帝王、 名臣题材的历史作品。 茅盾在谈到当时的历史小说创作时,曾经指出:“鲁迅先生这手法,曾引起了不少人 的研究和学习,然而我们勉强能学到的,也还只有他的用现代眼光去解释古事这一面, 而他的更深一层的用心——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恨与应爱,乃至将古代 和现代错综交融,则我们虽能理会,能吟味,却未能学而几及。”“但历史题材的作品 ,近年来也颇多了。大部分是钩嵇史实,各就所见而加以新的解释;一方面即要谨守‘ 字字有来历’的信条,而另一方面则又思不为古事所拘,驰骋起想象,吹进些现代的气 息。这,可以说是继承着《故事新编》的‘鲁迅主义’而又意识地要加以‘修正’的; 这或者也可以尝试,可是就现代所见的成绩而言,终未免进退失据,于‘古’既不尽信 ,于‘今’亦失其攻刺之的。”[1](P472)茅盾提出了历史小说创作“用现代眼光去解 释古事”的方式,并指出了钩嵇史实与现代气息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在当时历史小说创 作中在古与今之间“进退失据”的状况。在当代历史小说创作中,我们也必须注意如下 几种倾向: 1.历史小说创作的庸俗化。由于历史题材小说有着很大的读者市场,由于历史小说被 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的广泛影响,不少作家纷纷走入历史小说创作的艺苑,历史小说在图 书市场层出不穷,但是却出现了历史小说创作庸俗化的倾向。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庸俗 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揣摩当下政治的视角描绘历史,迎合某种意识形态;以观察大众 文化的心理图解历史,迎合小市民读者趣味;以为我所用的姿态勾兑历史,迎合自我心 态的抒写。在近年来的历史小说创作中,对于帝王生涯的描写一时成为热点,虽然帝王 生涯的复杂丰富构成了长篇小说情节跌宕曲折的基础,但是在诸多描写帝王生涯的小说 中,常常一味将帝王刻画成为有雄才大略富同情怜悯之心的圣者与明君,甚至人物行为 举止上具备了完人的色彩,一切挫折与失误往往是非人力所能阻止,在对于帝王歌功颂 德意味的描写中,常常令人疑惑所写的帝王是生活在历史中、还是存在于现实里,作品 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迎合某种意识形态的倾向。小市民读者的阅读趣味往往注重猎奇 性、猎艳性,宫闱的争斗、帝王的生活成为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在历史小说创作中,为 了迎合这种阅读趣味,有的作家往往在过往的历史中刻意搜寻此方面的题材,并且常常 注重民间野史而忽略历史史实,由一点而生发开去,以大胆的想象摹写历史,尤其注意 对武则天、杨贵妃等具有艳情意味题材的描写,以至于作品往往脱离了对于时代、社会 等背景的关注,而一味聚焦于宫闱情事、帝王性事的描写,甚至使历史小说成为现代性 爱小说的翻版,只不过多了一件古代的衣裳而已。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借历史故事抒 作家情怀是一种很有境界的作品,诸多叙写官宦生涯题材的作品常常有着这种倾向,通 过对于官宦生涯坎坷磨难的描写,写出有才情知识者的不幸与窘境,也寄寓着对于现代 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不满。但是,在有的历史小说创作过程中,既缺乏对于历史史料的 分析,又没有对于研究现状的关注,常常在无视学术共识、忽略民间心理积淀中,为古 人抱不平、为古人翻案,以诸多想象性的描写构成作品的内容,在对于历史史实为我所 用的择取中,弃重取轻、弃真取伪地叙写作家心底的历史人物,其实往往却成为作家本 人某种心态的抒写。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有时历史就成为了一个被随意打扮的女孩, 作家迎合某种方面的创作基点,使历史小说创作淡化了其应有的历史意识。 2.历史小说创作的漫画化。由现代漫画、当代电视剧所带来的“戏说”历史的方式, 也一定程度地出现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大众文化的流行、商品经济的发展、消闲趣味 的拓展等,使诸多读者不再注重文学的教育色彩,而看重作品的消遣趣味,这也影响到 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漫画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漫画化、人物 的漫画化、语言的漫画化等方面。如果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发展的视阈来看,我认为鲁 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开了漫画化的先例,大量当代生活细节、油滑语言的插入 ,消解了历史小说的历史意味,使历史小说具有了杂文的色彩。在当代历史小说创作中 ,有些作家对待历史有着过于随意的倾向,在无视历史史实的过程中随意编造历史情节 ,甚至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在煞有介事中笑话百出,在漫不经心中解构历史。在对于历 史人物的刻画中,有的作品缺乏对于历史人物的整体观照、深入了解,而以一种颠覆历 史的姿态描绘刻画人物,甚至故意造成一种与历史悖逆的效果,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丑 化,把历史上被否定的人物神圣化,在嘻嘻哈哈的漫画化手法中解构颠覆了历史。在当 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中,语言的漫画化也成为一种倾向,在讲述历史故事中,用调侃、戏 谑、嘲讽、挖苦、谐趣等漫画色彩的语言,有时甚至用现代人的言语方式、现代人的话 语,使作品具有漫画色彩。注重历史小说的消遣趣味,采取漫画化的手法创作历史小说 ,似乎使历史小说少了历史厚重的色彩,而多了轻松的现代意识,其实这种现代意识只 是十分浅薄的、做作的。